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楚水(chǔ shuǐ)的意思:楚水指的是楚国的水,用来比喻清澈透明的水。
高寝(gāo qǐn)的意思:指高贵的人在寝室中休息或居住。
故都(gù dū)的意思:故都指的是曾经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古代都城。也可以泛指曾经是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中心地带。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秋禾(qiū hé)的意思:指秋季的庄稼,比喻事物的成熟或者时机的到来。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遗臣(yí chén)的意思:指被废黜或被排挤的官员或臣子。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过金陵不泊》。诗中描绘了诗人路过金陵(今南京)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
首联“故都残照在,一望尚峥嵘”点明了诗人所见的景象——夕阳下的金陵古城,虽历经沧桑,但依然雄伟壮观。这里“残照”与“峥嵘”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突出了古城的坚韧与不屈。
颔联“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进一步描绘了金陵周围的自然风光。山峦被厚重的云雾环绕,显得更加峻峭;天空与远处的楚地相连,一片宁静平和。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颈联“到秋禾黍意,为客古今情”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秋天的禾黍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作为旅人,诗人不禁感慨于历史的长河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尾联“高寝长松外,遗臣怯近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高卧的松树象征着那些曾经在金陵留下足迹的历史人物,而“遗臣”可能指的是那些忠诚于国家的官员。诗人站在松树之外,不敢轻易靠近城墙,或许是对历史的敬畏,也可能是对现实的无奈。这一联以景结情,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