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倚青毡怜独倦,坐烧红烛笑频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院(bié yuàn)的意思:指在同一个院子里,有两个独立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禁城(jìn chéng)的意思:指皇宫,也可指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南郊(nán jiāo)的意思:指的是城市的南边地区或城市的郊区。
偏称(piān chēng)的意思:偏袒、偏爱、偏重某一方,不公平对待其他方。
青毡(qīng zhān)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在古代举行宴会时所用的铺在地上的毡子。也用来比喻庄重、隆重的场合。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四声(sì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的四种变化,即平、仄、上、去。
碎月(su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破碎或消失。
铜龙(tóng lóng)的意思:指金属龙形物品,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或雄伟的景象。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第四声(dì sì shēng)的意思:指汉语四声中的第四声,即降调。
- 鉴赏
这首明代倪岳的《壬辰斋居和程克勤韵》描绘了斋居中的冬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冰雪覆盖下的宁静与高洁之美。
首句“冰雪萧萧接禁城”,以“冰雪”开篇,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了斋居的地点可能靠近皇宫,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冷的氛围。“接禁城”则进一步强调了其位置的重要性与尊贵性。接着,“高寒偏称玉堂清”一句,将斋居比作“玉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其清雅之气,也暗含了主人身份的高贵与学识的渊博。
“乌啼别院惊风色,树影空阶碎月明”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与月光下树影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乌鸦的啼叫打破了夜的寂静,而月光下的树影则在空阶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影,形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吟倚青毡怜独倦,坐烧红烛笑频更”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斋居中吟诗的情景。他倚靠在青色的毛毯上,既表达了对孤独的怜悯,也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坚持。同时,通过“坐烧红烛笑频更”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夜仍在勤奋创作的状态,也通过“笑”字,传达出一种乐观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夜阑已及南郊罢,忽报铜龙第四声”两句,以时间的推移作为结语,暗示了夜深人静,一天的忙碌已经结束。而“铜龙第四声”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报时方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性。这两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冰雪萧萧接禁城”,也完整地呈现了从夜晚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给人以深刻的时间感与空间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高洁、宁静与孤独之美的斋居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西宁明府李雪樵见寄留别之作
西蜀有神君,高踪葛翁亚。
骑羊绥山来,如马瞿塘泻。
冻谷见阳春,南薰解炎夏。
奉檄趋郡城,下车入田舍。
许我石门游,欲往惭衰谢。
泷邑挂冠初,中宿鸣琴罢。
旧社客来稀,真风世胥诧。
感君远寄诗,报之惟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