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竹略成响,已荡疏襟开。
竹气况自凉,无风亦佳哉。
胸吞不能尽,多者伐作柴。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成堆(chéng duī)的意思:形容数量多,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对时(duì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钟表的时间显示完全一致。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贵重(guì zhòng)的意思:珍贵而有价值,很重要的东西或人。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绿荫(lǜ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阴凉之地,也用来形容得到保护或庇护的地方。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平头(píng tóu)的意思:指头发平整整齐,没有造型。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山足(shān zú)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山峰接连不断的样子。
少有(shǎo yǒu)的意思:少有指的是罕见、稀少的情况或事物。
疏襟(shū jī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无隔阂。
土性(tǔ xìng)的意思:土性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具有土气、乡土味的特点,形容其粗俗、不文雅或缺乏修养。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下坐(xià zuò)的意思:下坐是指离开原来的位置或地位,让给别人。也可以指被迫离开原有的位置或地位。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寓斋(yù zhāi)的意思:寓斋指的是在书斋中居住、读书或写作。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炎炎夏日,在院斋中纳凉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在夏日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首句“平头摇大扇,不如风自来”,以扇子与自然之风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舒适与人工制品的局限。接着,“细竹略成响,已荡疏襟开”两句,通过竹叶轻轻摇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竹气况自凉,无风亦佳哉”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自然属性,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竹林也能带来清凉的感觉。这种自然之美,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满足。
然而,诗人身处淮颍之地,这里的土壤并不适合竹子生长,因此见到几株竹子便倍感珍贵,将其比作“贵重如瑜瑰”。这不仅体现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价值,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惜。
“寓斋偶具此,虽少有即佳”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简陋的寓所中,也能从有限的竹子中找到乐趣,体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经春更添笋,绿荫将成堆”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竹林逐渐繁茂,绿荫覆盖的场景,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未来。而“呼童日抉灌,相对时衔杯”则展现了诗人与童仆共同照料竹林,享受闲适时光的情景,充满了和谐与乐趣。
最后,“故山足千亩,一一惊春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竹林的怀念,想象着故乡的竹林在春雷的唤醒下,生机盎然。而“胸吞不能尽,多者伐作柴”则流露出对竹子用途的思考,既有对其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其实用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活情趣的品味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