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采获(cǎi huò)的意思:获得收获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恢诡(huī guǐ)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神君(shén jūn)的意思:指神明或神灵。
颓圮(tuí pǐ)的意思:形容建筑物破败不堪、摇摇欲坠。
诬谄(wū chǎn)的意思:指无中生有地污蔑别人,或者用谄媚的言辞来诬陷他人。
彝伦(yí lún)的意思:指河山的美景或人物的风采。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踵谬(zhǒng miù)的意思:指因为追求细枝末节的小事而忽略了大事,或者因为追求错误而忽视了正确的事物。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中的第八章。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道德观念。
在这首诗中,朱熹以山水为引子,探讨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哲学思考。他提出“山水诚乃奇”,赞美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接着,他提出了对自然现象本质的疑问,“云谁究终始”,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昙远亦何人,神君岂其鬼”这一对偶句,将自然现象与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引发人们对自然界与神秘力量之间关系的思考。随后,他指出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无知与误解,“东西妄采获,诬谄共恢诡”,批评了人们在不了解自然规律的情况下,随意解释和曲解自然现象的行为。
最后,朱熹表达了对人类行为对社会道德影响的担忧,“百世踵谬讹,彝伦日颓圮”。他认为,由于错误的理解和解释,导致了社会道德的衰败,强调了正确理解自然与道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熹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道德问题的关注,是一首兼具自然哲学与伦理道德思考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怀马天禄少卿
可人昔自长安别,别后音书成断绝。
五云宫阙郁岧峣,几度瞻天仰卿月。
忆君承诏似登仙,双旌北上何翩翩。
左右执法赖平允,释之定国真齐肩。
曾侍玉皇香案侧,十载弹文飞白雪。
暂令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誇峻洁。
魁选人称倚马才,至今价重黄金台。
诗成四韵只三步,敏捷何烦击钵催。
外台最好能持节,精鉴时髦类澄澈。
陈陈诗案积如山,到处淋漓有题墨。
自君之去几经春,索君深愧秦无人。
凄凉空赋怀贤咏,渴心日日生埃尘。
朝来有使金台去,草草椷题寄长句。
停云千里倚阑干,满地清风起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