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可读联》全文
-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吴可读先生,其文笔深沉,寓意深远。上联“折汉廷槛,攀鼎湖弓”描绘了吴先生为国尽忠,不惜牺牲的形象,其中“汉廷槛”与“鼎湖弓”分别借指朝廷与君王,表达了对吴先生忠诚与勇敢的赞颂。下联“一疏千古,一死千古”则进一步强调了吴先生的谏言与牺牲对于后世的影响,意在说明其精神将永垂不朽。
“湘累哀吟,卫史尸谏”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将吴先生与屈原、卫鞅等先贤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敬仰。其中,“湘累”指屈原,以其哀怨的吟唱表达对国家的忧思;“卫史尸谏”则借卫鞅之死,象征其为国家大义而献身的精神。
最后,“我悲先生,我愧先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吴先生的深切哀悼与自省,既是对吴先生人格魅力的崇敬,也是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境界的自我反省。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吴可读先生的忠诚、勇气与高尚情操,也通过历史的对比,展现了其精神的永恒价值,以及对后人的启示与激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