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十四夜月》,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浪漫情怀,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莫负樽前金屈卮”,以“金屈卮”这一酒器为载体,形象地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珍惜眼前时光、把握当下之意。接下来,“明朝晴雨有谁知”一句,通过询问明天天气如何,隐喻人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知性,引人深思。
“飞觞欲向姮娥问”中的“飞觞”意指举杯畅饮,而“姮娥”则是嫦娥的别称,此处借嫦娥之名,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窃药何如将嫁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以嫦娥偷食不死药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永恒、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婚姻或人生重大决定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心态。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寄上饶赴试亲友池阳当涂三沈弟
中秋佳月去年同,卧病还应记此翁。
不但婵娟千里共,客游俱在大江东。
水调歌头·其三奉饯冠之之行
佳客志淮海,贱子设樽罍。
楚江昨夜清涨,短棹已安排。
休问南楼风月,且念阳台云雨,几日却重来。
银烛正凝泪,画鼓且休催。彩云飞,黄鹤举,两徘徊。
林泉归去高卧,回首笑尘埃。
我唱更凭君和,君起谁同我舞,莫惜玉山颓。
他日扬州路,散策愿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