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三万里,大半受降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降城(ji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攻克敌方的城池,使其投降或被占领。
猎猎(liè liè)的意思:形容风声、旗帜等高昂飘扬的样子。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云旗(yún qí)的意思:指战争中用来传递命令或指挥战斗的旗帜。
受降城(shòu xiáng chéng)的意思:指接受敌方投降的城市或地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壮阔景象与紧张氛围。首句“猎猎云旗拥”以动态的云旗形象,展现了军队出征时的雄伟气势,仿佛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象征着军队的威严与力量。次句“萧萧边马鸣”则通过边塞马匹的嘶鸣声,渲染出战场的肃杀与紧张气氛,马鸣声与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接着,“临洮三万里,大半受降城”两句,将读者的视线拉向遥远的边疆,点明了战争的地点和规模。临洮,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岷县一带,是边防重镇。诗人用“三万里”这一夸张的数字,强调了边疆的辽阔与战争的浩大,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艰苦与持久。而“大半受降城”则说明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受降城作为战后接收战俘或投降士兵的地方,其数量之多,反映了战争的广泛影响和深远后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场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影响,既有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