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要望江南·其十五占月第十二》
《兵要望江南·其十五占月第十二》全文
唐 / 易静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在外月色八分强。

军欲还乡罢战忽然蚀尽倒城亡,将死向郊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战(bà zhàn)的意思:停止战争,结束战斗。

八分(bā fēn)的意思:形容非常充分,非常充足。

分强(fēn qiáng)的意思:分离或分散力量,使力量减弱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在外(zài wài)的意思:指离开原来的地方,在外地或外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月色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战争对城市和人民的潜在威胁。"兵在外,月色八分强",开篇即以月色之明暗隐喻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八分强"暗示着月光虽未完全照亮大地,但已足够显现出战场的轮廓,预示着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接着,“军欲还乡须罢战”,表达了士兵们渴望和平与回归家园的愿望,这是人性中最基本的追求,也是战争背后最深层的人文关怀。然而,“忽然蚀尽倒城亡”则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毁灭性,月光的“蚀尽”象征着和平的消失,城市的“倒亡”意味着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灾难。

最后,“将死向郊荒”点明了战争的最终结局往往是将领的牺牲,以及战争给社会带来的荒凉景象。整首诗通过月色的变化,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战争状态相联系,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象征和隐喻,通过月色的变化来反映战争的动态和影响,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情感共鸣,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探讨战争与和平主题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易静

易静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书生叹

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卖浆卖饼活有馀。

夜归无事唤俦侣,醉倒往往眠街衢。

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丁字不识称农夫。

筋力虽劳忧患少,春秋社饮常欢娱。

可怜秀才最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

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

抱书饿死在空谷,人虽可罪汝亦愚。

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曼倩岂即贤侏儒。

(0)

久雨薪炭食饮俱不继戏作

泽国春饶雨,书生老益贫。

固难誇练炭,亦岂择劳薪。

盐尽才供暮,醯微尚恼邻。

人嗤信书误,痴绝望常珍。

(0)

丁未正月春色已粲然露坐高风堂北观种花

苦寒不解岁峥嵘,病守兀坐忧疲氓。

天风谁遣撼斗柄,便觉春色来江城。

北山赛庙见残雪,东津送客闻新莺。

衣裘渐减体殊健,帘幕乍捲眼为明。

今朝天气更佳绝,淡日微漏云徐行。

我移胡床坐庭下,幅巾半脱筇枝横。

散关旌旗扫昨梦,少城丝竹真前生。

数株桃杏亦漫种,未去与汝聊逢迎。

(0)

醉题

不学空门不学仙,清樽随处且陶然。

人情正可付一笑,生世元知无百年。

白首难陪东閤客,清风自足北窗眠。

归耕只要无人问,安用文章海内传。

(0)

遣兴四首·其一

几看人间岁月新,钓船犹系镜湖滨。

曾穿高帝朝元仗,却作山阴版籍民。

留病三分嫌太健,忍饥半日未全贫。

早知画绣能为祟,翁子终身合负薪。

(0)

简苏训直判院庄器之贤良

行尽天涯白发新,槿篱竹屋著闲身。

读书达旦失衰病,食菜终年安贱贫。

正使寄声无薛孟,不妨同里有荀陈。

从今杖履时相过,花柳村村次第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