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轻翠(qīng cuì)的意思:形容颜色轻柔明亮、光彩透亮。
深惟(shēn wéi)的意思:深切思考并体察事物的真实情况。
失期(shī qī)的意思:约定的时间过去了,但是对方没有按时到达。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隐(wú yǐn)的意思:没有隐藏,没有隐瞒。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隐伏(yǐn fú)的意思:隐藏、潜伏、不显露出来。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厅前丛竹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自然与静谧的和谐之美。
首句“软枝轻翠近檐垂”,生动地展现了竹子柔软的枝条和清新碧绿的颜色,它们轻轻垂下,接近屋檐,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这里的“软枝”和“轻翠”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柔韧与生机勃勃。
次句“朝暮清风不失期”,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傍晚,清风都会如约而至,与竹林共舞。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也象征着竹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之间的对比。
第三句“明月满庭无隐伏”,将视角转向夜晚,满庭的月光洒在竹林之上,使得竹影婆娑,仿佛整个庭院都被月光所覆盖。这里通过“明月”与“无隐伏”的结合,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竹林之美,也寓意着竹子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被遮掩。
最后一句“夜深惟有此君知”,点明了竹子在夜晚的独特地位。在深夜里,只有竹子能够感受到这份宁静与孤独,它成为了夜晚的守护者,见证了夜的深沉与寂静。这里的“此君”既是对竹子的尊称,也是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钦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厅前丛竹在不同时间下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竹子所蕴含的坚韧、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竹子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别离
自少不出门,岂识天涯阻。
郎欲上青霄,舟系江之浒。
从容对我言,慷慨无多语。
妾亦不知愁,率尔聊相许。
风雨近深更,闻鸡还起舞。
酌酒壮行装,薄劝三杯住。
执手问归期,笑指相如柱。
匆匆分袂间,对面无分付。
上马出门行,马首犹一顾。
归来心始忧,此别何仓遽。
孤灯耿兰房,滚滚流光度。
记得别君初,黄花冒寒露。
此日又春回,绿柳阴如雾。
登堂拜问姑,郎行何久处。
姑愁颜强笑,神京八千路。
闻语暗心惊,低头泪如雨。
那知大丈夫,一别轻如羽。
妾欲寄新衣,肥瘦应如故。
消息两茫然,鹊语空相误。
欲上望夫山,愁心不成步。
清宵欲望之,东西忽迷路。
何敢怨归迟,愿接夔龙武。
仗剑向南面,风光应未暮。
却恐凤书严,致身归圣主。
草色上空阶,衡门疏旧屦。
郎兮归去来,毋为功名苦。
《古别离》【明·郭廷序】自少不出门,岂识天涯阻。郎欲上青霄,舟系江之浒。从容对我言,慷慨无多语。妾亦不知愁,率尔聊相许。风雨近深更,闻鸡还起舞。酌酒壮行装,薄劝三杯住。执手问归期,笑指相如柱。匆匆分袂间,对面无分付。上马出门行,马首犹一顾。归来心始忧,此别何仓遽。孤灯耿兰房,滚滚流光度。记得别君初,黄花冒寒露。此日又春回,绿柳阴如雾。登堂拜问姑,郎行何久处。姑愁颜强笑,神京八千路。闻语暗心惊,低头泪如雨。那知大丈夫,一别轻如羽。妾欲寄新衣,肥瘦应如故。消息两茫然,鹊语空相误。欲上望夫山,愁心不成步。清宵欲望之,东西忽迷路。何敢怨归迟,愿接夔龙武。仗剑向南面,风光应未暮。却恐凤书严,致身归圣主。草色上空阶,衡门疏旧屦。郎兮归去来,毋为功名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867c6d5e6e597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