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傅 宏 著 作 归 觐 待 观 城 阙 宋 /苏 辙 胶 西 前 辈 郑 康 成 ,千 载 遗 风 及 后 生 。旧 学 诗 书 儒 术 富 ,兼 通 法 律 吏 能 精 。还 家 彩 服 频 为 寿 ,得 邑 河 壖 喜 有 兵 。民 事 近 来 多 迫 促 ,弦 歌 聊 试 武 城 声 。〈
律 有 郑 氏 章 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河壖(hé ruán)的意思:指人多且乱,喧闹嘈杂的场所。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兼通(jiān tōng)的意思:同时具备多种才能或技能,全面卓越。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旧学(jiù xué)的意思:指过时、陈旧的学说或学派。
康成(kāng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况非常好。
吏能(lì néng)的意思:指官员能力出众,具备才干和能力。
民事(mín shì)的意思:民事是指与个人、家庭、社会关系有关的事务或纠纷。它是指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国家、政府无关。
迫促(pò cù)的意思:迫近而急促。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通法(tōng fǎ)的意思:指通行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也可表示通常的做法。
为寿(wéi shòu)的意思:为了庆祝某人寿辰而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 注释
- 胶西:古代地名,今山东胶州市一带。
郑康成:东汉学者,姓郑,名玄,字康成。
遗风:遗留下来的风尚或影响。
后生:年轻人,后辈。
旧学:古代学问,包括诗书和儒学。
儒术:儒家学术。
兼通:同时精通。
法律:古代律法。
綵服:彩色的衣服,用于庆祝或礼仪场合。
频为寿:频繁地祝寿。
得邑:得到或治理一个县邑。
河壖:河边的土地,这里指家乡。
民事:地方的日常事务。
迫促:紧迫和忙碌。
弦歌:用音乐和诗歌来教化,象征文化活动。
武城声:武城,孔子弟子子游曾任武城宰,此处借指教化之声。
- 翻译
- 胶西的前辈郑康成,他的风范流传千年影响后人。
他积累了丰富的古学知识,精通诗书儒学,同时对法律和行政也很精湛。
回到家乡时,他常常穿着华丽的衣服祝寿,对于家乡有军队驻扎感到欣喜。
近年来,地方事务繁重,他以音乐和诗歌来尝试缓解压力,带来一些轻松的气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中的片段,主要赞扬了胶西前辈郑康成的学问与才能,并借此表达了对傅宏著作归乡的期许。诗中提到郑康成不仅在儒家经典和文学上有深厚积累,还精通法律,行政能力出色。他回家时穿着华丽的衣服为家人祝寿,同时所在地区因军队的存在而增添了喜庆气氛。诗的结尾处,诗人借“弦歌聊试武城声”暗示傅宏著作归乡后,希望能以教化百姓的方式,缓解当地繁重的民事问题,带来和谐与安宁。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先贤并寄寓对后辈期望的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游法喜寺韵
招提四百载,不与世劫俱。
松陵拱空觉,柏香祠真如。
时秋兆嫩凉,揖客登其庐。
廊邃碑篆剥,阁迥钟声疏。
中有白足侣,光现摩尼珠。
勘问点头石,奔走观心狐。
坐我六和室,风回晴窗虚。
棋枰迭胜负,哗音发酒馀。
饱分蔬笋供,似可山林居。
同是百年客,得此一日娱。
远社不复见,熟与斯人徒。
松日簸斜影,麾儿呼移厨。
驾流来鲈乡,野云黏菰蒲。
客散渔火稀,冉冉吟篷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