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归 桐 庐 旧 居 寄 严 长 史 唐 /章 八 元 昨 辞 夫 子 棹 归 舟 ,家 在 桐 庐 忆 旧 丘 。三 月 暖 时 花 竞 发 ,两 溪 分 处 水 争 流 。近 闻 江 老 传 乡 语 ,遥 见 家 山 减 旅 愁 。或 在 醉 中 逢 夜 雪 ,怀 贤 应 向 剡 川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川游(chuān yóu)的意思:指流水向下游去,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或人们的行为逐渐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分处(fēn chǔ)的意思:指在不同的位置、地方或职位上分别居住、工作或担任。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竞发(jìng fā)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团体争相竞争、争先恐后地追求进步或发展。
旧丘(jiù qiū)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旧时代的人物。
旅愁(lǚ chóu)的意思:旅行时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时花(shí huā)的意思:指只开放一瞬间的花朵,比喻时光短暂,转瞬即逝。
乡语(xiāng yǔ)的意思:指乡村人民所使用的方言或土语。
遥见(yáo jiàn)的意思:遥远地看见。
争流(zhēng liú)的意思:争夺流动的机会或地位。
- 翻译
- 昨天告别老师乘船回家,心中怀念着桐庐的老家。
三月春暖花开竞相绽放,两条溪流在分叉口争相流淌。
近来听说江边老人讲述乡间故事,远远望见家乡山峦减轻了旅途忧愁。
有时在醉酒中遇见夜晚的雪花,思念贤人应当是在剡川漫游。
- 注释
- 辞:告别。
夫子:老师。
棹:划船。
归舟:回家的船。
桐庐:地名,今浙江桐庐县。
忆:怀念。
旧丘:故乡的山丘。
三月:春季第三个月。
花竞发:花开得繁盛。
两溪:两条溪流。
分处:分叉的地方。
水争流:水互相竞争似的流淌。
江老:江边的老人。
乡语:乡间的传说或消息。
家山:家乡的山。
减:减少。
旅愁: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醉中:酒醉的时候。
逢:遇到。
夜雪:夜晚的雪。
怀贤:怀念贤人。
剡川:古代地名,今浙江嵊州一带,与诗人李白有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返回家乡桐庐时的感受和情景。"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表达了诗人离开朋友或老师之后回家的喜悦以及对故土的情怀。这里的“夫子”可能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而“棹”则是船只的桨柄,诗人借此强调了离别之情。
"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三月正值春意浓厚之时,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而“两溪分处水争流”则展示了家乡两条溪流水势汹涌的情形,这些自然景观都成为诗人归乡心情的映射。
"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透露出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听到远方的消息,即使是普通的乡间谈话,都能让他感到亲切,遥望家乡的山峦,更是减轻了游子在外的孤寂感。
最后,"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情境。诗人在酒醉之际偶遇夜雪,或许是借此自然现象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操,而“怀贤”指的是怀念那些有道德的人物,“应向剡川游”则显示了诗人想要追寻这些高尚人物的愿望,"剡川"可能是一处风景优美之地,也可能是某位贤者的隐居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亲情、友情和理想境界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