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残岁侣,竟绝一僧逢。
步冷空阶叶,心沉古寺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时节的孤独与反思。首联“岁晚知寥落,身衰悔惰慵”中,“寥落”二字形象地刻画出年末的冷清与寂寥,而“身衰”则暗示了诗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悔惰慵”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虚度光阴的懊悔与自责。颔联“欲寻残岁侣,竟绝一僧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试图寻找同龄人共度余生,却最终未能如愿,连一位僧侣也未曾遇到。颈联“步冷空阶叶,心沉古寺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落叶覆盖的空阶与古寺悠长的钟声,都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尾联“焚香完日课,清绝觊无悰”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衰老时的自我慰藉,通过每日的仪式性行为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但这种平静似乎并未能带来真正的快乐或解脱。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独与反思,以及在面对生命终章时的复杂心情。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簿书堆里解归鞍,我亦萧然辔勒宽。
炉篆无风香雾直,庭柯有月露光寒。
閒思喜鹊填河鼓,静数流萤绕井栏。
明日又驱官里去,从教白鹭侣红鸾。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李师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
五音商羽主肃杀,飒飒坐上风吹沙。
忽然黄钟回暖律,当冬草木皆萌芽。
郡斋日午公事退,荒凉树石相交加。
李师一弹凤凰声,空山百鸟停呕哑。
我怪李师年七十,面目明秀光如霞。
问胡以然笑语我,慎勿辛苦求丹砂。
惟当养其根,自然烨其华。
又云理身如理琴,正声不可干以邪。
我听其言未云足,野鹤何事还思家。
抱琴揖我出门去,猎猎归袖风中斜。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剪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