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了元之手,名为《句(其二)》。诗中以“龙枝”为引子,巧妙地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感受之间的微妙联系。
“龙枝已逐风雷变”,开篇即以“龙枝”这一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这里的“龙枝”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龙的形象来比喻枝条在风雷的推动下,展现出的生命力和变化。风雷的变故,不仅影响了自然界的景象,也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相互映照。
接着,“减却虚窗半日凉”,则将视角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虚窗”这一意象,诗人将自然界的凉爽之感与室内空间的静谧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凉意的氛围。随着“风雷变”的影响,原本的凉爽似乎也有所减少,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描述,也是对人心境微妙变化的隐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或许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上的波动,或是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龙枝”与“虚窗”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自然与人心境相交融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鹦鹉洲
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
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
吁嗟祢生气如虎,不死阿瞒死黄祖。
景升殊自愧英雄,何况千钧为鼷鼠。
避世当为庞德公,戮死甘为孔文举。
千秋孤凤掷鸿毛,落日凭栏泪如雨。
江干间步
岩耕暌宿好,复此孤帆征。
停枻傍洲沚,缘幽时一行。
初疑草树隔,渐觉蹊阡迎。
孤烟远村出,暧暧村光明。
荷香夕池敛,粳熟秋塍平。
江山有余色,鸡犬无烦声。
穷历信忘疲,即境感所营。
田父讶客来,曳杖返柴荆。
孙登故缄默,悠悠谢浮名。
秦镜歌
金人十二销戈戟,合欢铸出团栾璧。
团栾如月色如霜,阿房曾照银河夕。
银河不夜群内宴,蓬莱咫尺通明殿。
秦山勒石虽万世,镐池别有神仙眷。
可怜徐市楼船去不还,不如镜背双飞燕。
飞燕年年海上来,神仙海上应相见。
骊山山下锢三泉,虎视六合人长眠。
虽携百鍊照胆去,难从身后照生前。
银蚕金雀皆幽穴,含光同作河梁别。
土花碧点鹦鹉斑,锈晕红生杜鹃血。
何时地市到人间,牧儿一炬功何烈。
滴水蟾蜍碧唾壶,茂陵甲帐乃同辙。
秦地山河已劫灰,云烟过眼徒徘徊。
黄金凫雁皆磨泐,一片寒冰冻不开。
祖龙不能自镜镜万世,乃令此镜今日犹尘埃。
呜呼帝王之镜在三古,碎铜零瓦终灰土。
后人得此转快心,发奁自胜珍璜琥。
伴以晋砖砻作研,位置棐几辉窗户。
同向萧斋叙古欢,摩挲气作长虹吐。
《秦镜歌》【清·周尔墉】金人十二销戈戟,合欢铸出团栾璧。团栾如月色如霜,阿房曾照银河夕。银河不夜群内宴,蓬莱咫尺通明殿。秦山勒石虽万世,镐池别有神仙眷。可怜徐市楼船去不还,不如镜背双飞燕。飞燕年年海上来,神仙海上应相见。骊山山下锢三泉,虎视六合人长眠。虽携百鍊照胆去,难从身后照生前。银蚕金雀皆幽穴,含光同作河梁别。土花碧点鹦鹉斑,锈晕红生杜鹃血。何时地市到人间,牧儿一炬功何烈。滴水蟾蜍碧唾壶,茂陵甲帐乃同辙。秦地山河已劫灰,云烟过眼徒徘徊。黄金凫雁皆磨泐,一片寒冰冻不开。祖龙不能自镜镜万世,乃令此镜今日犹尘埃。呜呼帝王之镜在三古,碎铜零瓦终灰土。后人得此转快心,发奁自胜珍璜琥。伴以晋砖砻作研,位置棐几辉窗户。同向萧斋叙古欢,摩挲气作长虹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2067c6d9e8adae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