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宵征》
《宵征》全文
宋 / 张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涧远泉声激,山回月影重。

宵征凉意晓色秋容

衣薄初沾露,桥阴久傍松。

茅檐雨湿,催织是鸣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凉意(liáng yì)的意思:指寒冷的感觉或气氛。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鸣蛩(míng qióng)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无人理解或无人回应的状态。

秋容(qi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在秋天时显得特别美丽或高贵。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沾露(zhān lù)的意思:沾取露水,比喻得到一点好处或者享受到一些好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山间小径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秋日的凉意。

首联“涧远泉声激,山回月影重”,以“涧”和“泉声”开篇,远处山涧中泉水激荡,声音清脆,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动的氛围。接着,“山回月影重”一句,山势回环,月光洒落,形成重重的光影交错,既表现了山的壮丽,也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颔联“宵征满凉意,晓色带秋容”,描述了夜行者在凉爽的夜晚中前行,感受到满溢的凉意,清晨时分,天边泛起的曙光带着秋天特有的景色,暗示着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衣薄初沾露,桥阴久傍松”,进一步描绘了行进中的细节。薄衣初遇露水,湿冷的感觉让人清醒;桥下阴凉处,松树环绕,为旅人提供了一丝遮蔽和休息的空间。这一联通过衣物的触感和环境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活气息。

尾联“茅檐因雨湿,催织是鸣蛩”,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村落,茅草屋檐因雨水而湿漉漉,这是自然界的常态,也是生活的日常。而“催织是鸣蛩”则以蟋蟀的鸣叫作为结束,它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节奏和时间的流逝,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宁静而又深沉的韵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间行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张侃
朝代:宋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致政冯宪副佩之自浙见访同到南山竹院

南风惊会旧西台,扶杖呼童扫径苔。

语到往年惟大噱,酒愁多处亦全开。

娱情知为游山出,送别兼成看竹来。

莫倚路长催早发,畏人炎日满高槐。

(0)

约汪仲温过南山

春绕南山花正开,一尊专待可人来。

不辞共作寻芳客,预遣樵青扫径苔。

(0)

南山十二咏集古·其十一杨林干

偶因行乐到村前,地湿莎青雨后天。

日暮长堤更回首,绿杨花扑一溪烟。

(0)

饮定惠寺次旧韵调邦彦

石梯绕涧松风香,山楼入空花雨凉。

醒心渴恨蔗浆少,题句醉怜蕉叶长。

古人几何开白社,灵泉一脉来朱方。

倚阑笑问刘禹锡,禅味而今谁共尝。

(0)

与王宣溪世赏同至虎丘醉中限韵一首

三度来尝陆羽茶,园丁曾此荐冰瓜。

游踪语客真成梦,醉眼看山久作花。

旧榜诗随尘外劫,远归身似海中槎。

残阳塔院翻多兴,欲典宫衣向酒家。

(0)

弘治元年十月十八日得休致之命与李符台士钦小酌口占

忽奉归田诏,天恩免逐臣。

便谈林壑事,莫问市朝人。

好梦依黄犊,先声抚翠筠。

难酬君相意,击壤助遗民。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