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远泉声激,山回月影重。
衣薄初沾露,桥阴久傍松。
凉意(liáng yì)的意思:指寒冷的感觉或气氛。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鸣蛩(míng qióng)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无人理解或无人回应的状态。
秋容(qi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在秋天时显得特别美丽或高贵。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沾露(zhān lù)的意思:沾取露水,比喻得到一点好处或者享受到一些好处。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山间小径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秋日的凉意。
首联“涧远泉声激,山回月影重”,以“涧”和“泉声”开篇,远处山涧中泉水激荡,声音清脆,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动的氛围。接着,“山回月影重”一句,山势回环,月光洒落,形成重重的光影交错,既表现了山的壮丽,也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颔联“宵征满凉意,晓色带秋容”,描述了夜行者在凉爽的夜晚中前行,感受到满溢的凉意,清晨时分,天边泛起的曙光带着秋天特有的景色,暗示着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衣薄初沾露,桥阴久傍松”,进一步描绘了行进中的细节。薄衣初遇露水,湿冷的感觉让人清醒;桥下阴凉处,松树环绕,为旅人提供了一丝遮蔽和休息的空间。这一联通过衣物的触感和环境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活气息。
尾联“茅檐因雨湿,催织是鸣蛩”,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村落,茅草屋檐因雨水而湿漉漉,这是自然界的常态,也是生活的日常。而“催织是鸣蛩”则以蟋蟀的鸣叫作为结束,它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节奏和时间的流逝,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宁静而又深沉的韵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间行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