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鹁鸠(bó jiū)的意思:指人举止轻佻、轻浮,不守妇道。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冲风(chōng fēng)的意思:迎着风冲刺,形容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翻身(fān shēn)的意思:指由逆境或困境中重新站起来,摆脱困苦,获得新生。
黄犊(huáng dú)的意思:指年轻人。
九垓(jiǔ gāi)的意思:形容数目极大,数量极多。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起草(qǐ cǎo)的意思:起草指起草文件、文章、奏折等。也可指起草法律条文、合同等。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身起(shēn qǐ)的意思: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害怕、惊慌或不安。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头生(tóu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头脑初生,意指初生的头脑聪明机智。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尧天(y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极为明朗,没有一丝云翳。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景象。开篇“二月氤氲遍九垓”,以氤氲之气铺陈出春意盎然的氛围,九垓则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大地,春的气息弥漫其中。接着,“陇头生事日相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事繁忙的场景,陇头即田间,春日催促着人们开始耕作。
“山前黄犊冲风去,林下鹁鸠啼雨来”两句,通过黄犊在山前冲风而行和林中鹁鸠在雨声中啼叫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农事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黄犊代表新生的力量,鹁鸠的啼叫则预示着雨水的丰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万顷湿光寒不散,一犁生意暖初回”进一步描绘了春雨后的田野景象,万顷之地被湿润的光芒所覆盖,尽管还有一丝寒意,但农人的一犁之下,生命的活力正在初回,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冷与温暖、静止与动态巧妙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明时欲睹尧天日,犹解翻身起草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在明治时代,诗人渴望看到如同古代圣君尧帝时期那样清明的政治局面,同时,也表达了即使在草莱之地,也能通过辛勤劳动,迎来光明和希望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农耕生活的尊重与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王阮亭总宪
煌煌太微廷,执法列其右。
夜来视星文,光荣殊昔有。
闻君掌兰台,北向遥沥酒。
知己非独欢,苍生望来久。
平生恬澹志,中立无所苟。
在德固罔愆,于言良不朽。
由来风纪地,所尚非绳纠。
但令源本端,足使民俗厚。
君家自青齐,先世属台斗。
赓飏明盛日,廓落经纶手。
继起今有人,联飞自相友。
看花岁最先,劲柏凋弥后。
人称独坐三,位冠群乡九。
泥涂吾曳尾,霄汉君骧首。
颇忆十年前,春宵同剪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