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雕题(diāo tí)的意思:形容写得非常精细,细致入微。
钓溪(diào xī)的意思:指通过适当的手段或方法,等待合适的时机,以达到某种目的。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丰草(fēng cǎo)的意思:形容丰富、茂盛的草木。
膏腴(gāo yú)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富饶,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丰富。
歌哭(gē kū)的意思:形容歌声悲伤动人,引人哭泣。
古初(gǔ chū)的意思:古代的初期;古老的开始阶段。
黑齿(hēi chǐ)的意思:指黑色的牙齿,比喻人口臭恶。
回斜(huí xié)的意思:指事物向后倾斜或向后退,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遭遇阻碍或倒退。
佳胜(jiā shèng)的意思:指优势明显,胜利完美的意思。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饮血(yǐn xuè)的意思:指以暴力手段或残忍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周回(zhōu huí)的意思:周围转回,形容事物循环不已。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别有天地(bié yǒu tiān dì)的意思:形容景色、境界非常美妙、独特。
不识不知(bú shí bú zhī)的意思:不了解就不知道
丰草长林(fēng cǎo cháng lín)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的样子。
茹毛饮血(rú máo yǐn xuè)的意思:吃毛喝血,形容艰苦困苦,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原始部落生活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人文色彩。诗人以“七十二社部落分”开篇,巧妙地运用数字“七十二”,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也暗示了部落众多、分布广泛的特点。接着,“茹毛饮血麋鹿群”一句,通过“茹毛饮血”这一古代人类生活状态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部落成员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原始的生活方式。
“中有旷隰名埔社,水绕山围佳胜闻”两句,将视线转向部落的核心区域——“埔社”,这里环境优美,水源丰富,山峦环绕,是部落人引以为傲的所在。接下来,“周回斜阔几百里,丰草长林平如砥”描绘了埔社广阔的地理空间,丰富的植被资源,以及平坦如镜面的大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饶的氛围。
“雕题黑齿结茅居,歌哭聚族皆依此”则通过独特的外貌特征(“雕题黑齿”)和居住方式(“结茅居”),进一步刻画了部落成员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他们以家族为单位聚集,无论是欢笑还是哭泣,都共同经历,体现了部落社会的紧密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牧牛打鹿钓溪鱼,不识不知太古初”两句,通过日常活动的描写,展现了部落成员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没有现代文明的纷扰,过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别有天地非人世,万顷膏腴可荷锄”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认为这里是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拥有无尽的肥沃土地,等待着人们去耕种和开发。整首诗通过对原始部落生活的细腻描绘,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人类早期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