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看千峰白,幽栖半榻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
首句“高僧忘世相”,开篇即点出高僧超脱世俗的境界,他仿佛与世隔绝,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接着,“缚屋就云深”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高僧所居之处,远离尘嚣,隐匿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静看千峰白,幽栖半榻阴”进一步展现了高僧生活的环境与心境。千峰白雪皑皑,一片寂静,高僧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逸地栖息,半榻阴凉,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映射出高僧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卷舒虽有态,去住本无心”则揭示了高僧对待生活变化的态度。无论是卷起还是舒展,都带有某种姿态或形式,但他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平静与无欲无求的状态,对于去留、生灭之事,他都以一颗无心之态面对,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与境界。
最后,“我亦求閒者,何时一访寻”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渴望接近、体验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超脱世俗的境界,以及诗人对此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风齐着力.戊辰除夜
圣主初元,星回佳候,物意嶙峋。
沉香火底,爆竹彻明闻。
正值调和玉烛,遍寰宇、尽人阳春。
尽今夜,加添甲子,漫守庚申。笑语逡巡。
又早是、一宵两岁平分。赏心乐事,都施少年人。
只愿安康履顺,团圞聚、贤子贤孙。
还凭仗,东风着力,吹入寒门。
水调歌头.惊梦
昨夜喧雷雨,一枕血潮奔。
千红万紫,撩乱浪唤作芳春。
大抵白蜺婴茀,更有玉蟾偷药,蓦尔弄精魂。
宝剑在侬手,闪霍动乾坤。尽今生,梨花雨,打黄昏。
历历悄悄,山寺钟声曙色分。
待我铁眉刷翠,罩下金睛点漆,弹指转晶轮。
十里杏花发,人道是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