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资 国 山 口 石 桥 宋 /强 至 前 日 枯 槎 接 断 溪 ,今 朝 白 石 跨 完 堤 。牧 儿 静 立 牛 磨 角 ,诗 客 闲 惊 马 驻 蹄 。涧 雨 涨 来 流 浅 濑 ,山 风 扫 过 断 纤 泥 。十 家 岂 乏 相 如 辈 ,当 有 人 从 柱 上 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断纤(duàn xiān)的意思:指断绝联系或关系。
风扫(fēng sǎ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扫荡一切。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惊马(jīng mǎ)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的马匹。比喻突然发生的事情或突如其来的变故。
枯槎(kū chá)的意思:指被水浸泡过久的木头,因干燥而变得枯朽脆弱。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牧儿(mù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牧童。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十家(shí jiā)的意思:指众多势力、派别、团体等并存的局面或现象。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注释
- 前日:前一天。
枯槎:枯木。
接:连接。
断溪:中断的溪流。
今朝:今天早晨。
白石:洁白的石头。
跨:横跨。
完堤:完整的大堤。
牧儿:牧童。
静立:静静地站立。
牛磨角:牛在磨角。
诗客:游历的诗人。
马驻蹄:马停下来。
涧雨:山涧的雨水。
涨来:涨满。
流浅濑:流过浅滩。
断纤泥:断裂的河岸泥土。
十家:十户人家。
岂乏:难道缺少。
相如辈:像司马相如那样的人。
当有人:肯定有人。
柱上题:柱子上题诗。
- 翻译
- 昨天我还在枯木搭桥过断溪,今天早上看见洁白的石头横跨堤岸。
放牧的孩子静静地站着,看着牛在磨角,游历的诗人闲适地停下,被马蹄声惊动。
山涧的雨水涨满小溪,水流轻快地流过浅滩,山风吹过,卷起河岸上的泥土。
这小小的山村难道缺少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吗?肯定有人会在柱子上题诗留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资国山口石桥的景象,通过对比前后变化和日常细节,展现出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共处。首联以"枯槎接断溪"和"白石跨完堤"描绘了桥梁的沧桑与新成,富有动态感。颔联通过"牧儿静立牛磨角"和"诗客闲惊马驻蹄",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和行人的驻足欣赏,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赞赏。颈联"涧雨涨来流浅濑,山风扫过断纤泥"则展现了山水景色的变化,雨后的溪流和山风的轻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尾联"十家岂乏相如辈,当有人从柱上题"暗含人才济济,期待有人能在此留下佳作,寄寓了诗人对文化的期待和对才子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石桥周边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人情与文化元素,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自述呈知己时有小言
鸟飞兔走,叹劳生、浮世匆匆如此。
眼底风尘今古梦,到了谁非谁是。
击短扶长,曲邀横结,为问都能几。
悠悠长啸,谩嗟真个男子。
数载黄卷青灯,种兰植蕙,颇遂平生喜。
冷笑纷纷儿女语,都付春风马耳。
美景良辰,亲朋密友,有酒何妨醉。
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
水调歌头 长芦商子文伯父元鼐国宝,年九十
元鼎国器,年八十二,扁其堂曰三椿,以兄弟三人皆寿而言也。
阎承旨序之甚详,子文为般阳路知事来徵言,书此词以遗之五福一日寿,七十古来稀。
鲸川兄弟何事,接武上期颐。
添是商颜四皓,减即西周二老,白鹤一行飞。
*臂阋墙者,何地望余辉。
世皆云,家积善,庆相随。
三椿堂上,阴德几许只天知。
子弟联芳并秀,戏彩称觞先后,和气蔼春熙。
本大枝叶茂,门户看巍巍。
浣溪沙 元夕前一日,大雪始霁,子京敬甫两
酒,索茶,遂开玉川月团,取太初顶雪,和以山西羊酥,以石活火烹之。
而瓶中蜡梅方烂漫,於是相与嗅梅啜茶,雅咏小酌而罢。
作此词以志**清流浅见沙。
沙边翠竹野人家。
野人延客不堪夸。
旋扫太初岩顶雪,细烹阳羡贡余茶。
古铜瓶子蜡梅花。
满江红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
万古云霄,谁办得、妙龄勋业。
长有恨、君恩未报,鬓毛先雪。
紫诏俄从天关下,绣衣已逐星轺发。
但七千里外望闱,三年别。
忠与孝,心应切。
行与止,君须决。
说蜀中父老,望君如渴。
地迥无妨鹰隼系,山深要静狐狸穴。
着新诗、收拾锦城春,归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