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韬 光 禅 师 唐 /白 居 易 一 山 门 作 两 山 门 ,两 寺 原 从 一 寺 分 。东 涧 水 流 西 涧 水 ,南 山 云 起 北 山 云 。前 台 花 发 后 台 见 ,上 界 钟 声 下 界 闻 。遥 想 吾 师 行 道 处 ,天 香 桂 子 落 纷 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从一(cóng yī)的意思:从最基础的一开始,逐渐积累,逐步发展。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桂子(guì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众、优秀,像桂子一样香甜美好。
后台(hòu tái)的意思:指在幕后掌握实权、操纵事务的人或力量。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前台(qián tái)的意思:指事物的正面或表面,与“后台”相对。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上界(shàng jiè)的意思:指最高的层次或限度,也可指最高的权力和地位。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香桂(xiāng guì)的意思:形容声誉好、才华出众的人。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作两(zuò liǎng)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具有两面性或双重身份。
- 注释
- 一山门:指一座山上的寺庙大门。
两山门:指由一座寺庙分出来的两座寺庙。
东涧水:东边的溪流。
西涧水:西边的溪流。
南山:南面的山。
北山:北面的山。
前台:前殿,寺庙的前面部分。
后台:后殿,寺庙的后面部分。
上界:天上或高处的世界。
下界:人间或低处的世界。
吾师:对僧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中的主角。
行道处:僧人修行的地方。
天香桂子:桂花的香气,古人常以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
落纷纷:形容桂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 翻译
- 一座山门分成了两座山门,两个寺庙原来是从一个寺庙分开的。
东边的溪水流向西边的溪水,南山的云雾飘向北山的云雾。
前殿的花开放在后殿也能看见,上层世界的钟声在下层世界也能听见。
遥想僧人修行的地方,桂花的香气在天空中纷纷飘落。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佛教导师——韬光禅师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不失深意,充分体现了白居易善于以简单明快的笔法抒发真挚情感的特点。
首句“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通过对山门和寺院数量变化的描写,隐喻时间流转和空间变迁,从而引出下文对远方师长的怀念。
接下来的“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则是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强化了远近、高低之意,映衬出心中的思绪纷飞和情感的复杂。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这里的“花”与“钟声”都是佛寺常见的事物,不仅描绘了鲜明的画面,也象征着禅修之地的宁静与神圣。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导师的思念。
最后,“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中的“吾师”显然是指韬光禅师,而“天香桂子”则象征着佛法的清净与高尚。桂子飘落,如同法雨普润,寓意深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导师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佛教修行之地的向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