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惨澹(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气氛黯淡、凄凉。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豆子(dòu zi)的意思:指豆类食物,也用来比喻小而珍贵的东西。
梁州(liáng zh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英雄辈出的地方。
下程(xià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或衰退。
香分(xiāng fē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或水平高。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芋魁(yù kuí)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最出色的人或物。
- 注释
- 春阴:春天的阴沉天空。
晴:放晴。
惨澹:凄凉、暗淡。
柴荆:简陋的木屋。
萧条:冷清、寂静。
豆子粥:煮豆子的粥。
芋魁羹:芋头做的浓汤。
梁州路:梁州的路。
蒙毡:披着毛毡。
夜下程:在夜晚赶路。
- 翻译
- 春天的阴云迟迟不肯放晴,连绵春雨阻断了人们的行程。
简陋的木屋颜色显得凄凉,四周只有稀疏的鸡犬叫声回荡。
家中散发着煮豆粥的香气,美味的芋头羹让人满足。
这情景比走在梁州路上还要好,因为在寒冷的夜晚可以披着毛毡前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雨》,描绘了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感受。首句“春阴不肯晴”形象地写出春日里天空阴沉,不愿放晴的氛围,而“春雨断人行”则表现出雨势之大,阻碍了人们的出行。接下来,“惨澹柴荆色”通过描绘简陋屋舍在阴雨中的暗淡色彩,渲染出凄凉的气氛,而“萧条鸡犬声”则以稀疏的鸡犬叫声衬托出村庄的寂静和冷清。
诗人在家中的日常活动中找到了慰藉,“香分豆子粥,美啜芋魁羹”,这两句写出了在这样的天气中,煮一锅豆粥,品尝着芋头做成的羹,虽然朴素,却显得温馨可口,带来一丝暖意。最后两句“犹胜梁州路,蒙毡夜下程”与前文形成对比,庆幸自己不必像在外奔波的人那样,冒着雨夜赶路,即使简朴的生活也胜过旅途的艰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中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的眷恋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术士刘衡鉴
高目下耳赫如鉴,福善祸淫平如衡。
颜癯胡夭蹠胡寿,季氏乃富宪乃贫。
伯道无儿汤有后,造物岂是鉴不明。
孔明遗恨懿血食,造物岂是衡不平。
当知禀气有清浊,所以人品有善恶。
至若夭寿与贱贵,又是禀气有厚薄。
清浊厚薄物自圣,洪纤高下天何言。
君子惟以理自充,英雄难与造物争。
前人论理不论气,不信试问刘鉴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