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君不来》全文
- 注释
- 远路:指遥远的地方。
东西:这里指代对方的生活情况。
问谁:向谁打听。
寒来:冬季来临,天气变冷。
寄寒衣:邮寄御寒的衣服。
去时:离开的时候。
初种:刚刚种植。
庭前树:庭院前面的树。
树已胜巢:树木已经长得比鸟巢还大,比喻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人未归:离家的人还没有回来。
- 翻译
- 想问远方的你东西是否安好,天冷了却没处给你寄送寒衣。
离别时刚在庭院前种下的树,如今已枝繁叶茂超过鸟巢,而你却还未归。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君不见》,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愁、思念故乡的诗。开头两句“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关心和担忧,以及面对严寒却无法寄送取暖衣物的无奈,这种情感寄托在寒冷的天气中,更显得深沉而哀愁。
后两句“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则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种植的树木已经长成,可以供鸟儿栖息,但自己却还未能返回。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漂泊无定的哀叹。树已长大,鸟儿在其间筑巢,而人却无法像鸟儿那样安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对归宿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