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
得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
此诗乃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深蕴哲理,情感真挚。开篇“百年六十化,念念竟非是”,言世事无常,人生如梦,一切皆是变化,难以把握。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和变迁的思考,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着,“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则是表达了一种出世的态度。诗人将自己比作虚空,意味着他已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不为世俗的赞誉或诋毁所动摇。这也体现了苏轼的一贯思想,即追求内心的独立和宁静。
“得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则是写诗人与友人的饮酒之乐。这里的“丧我”指的是沉醉于酒中,不再过分在意世间的得失。这种放松的心态,与前述的超然物外相呼应,都是苏轼在面对复杂人生时所采取的一种生活态度。
最后,“倒床自甘寝,不择菅与绮”,更是深化了这一主题。在这里,诗人写自己饮酒后放任自然,甚至连睡觉的姿势都不加以选择,更不去在意床褥是否华丽。这是一种极致的随性与释然,也反映出苏轼对待物、待己的一种豁达。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人生无常和个人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人生哲学。诗中流露出的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情趣,是苏轼在面对繁杂纷扰的宋代社会时,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