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面(bàn miàn)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只显示出一部分,而隐藏了真实的想法或情感。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点染(diǎn rǎn)的意思:点缀、涂抹颜色。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霜筠(shuāng yún)的意思:霜筠指的是竹子的名字,比喻高雅纯洁的品质。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澄所作的《题皮如心行囊中画竹图》,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竹子,巧妙地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畴昔江乡识此君”,开篇以回忆的方式,提到过去在江南水乡认识了这位“君子”——竹子。这里的“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形象地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人格化的尊严和高尚的品质。“清风凛凛动霜筠”,接着描绘出竹子在清冷秋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霜筠即为霜中的竹子,强调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它那超凡脱俗的气质。
“被谁点染移将去”,这一句则转向对画中竹子的思考,提出疑问:是谁将这幅画创作出来,又将它带到了这里?这里的“点染”既指绘画技法,也暗含着对艺术创作过程的赞叹。同时,这句话也隐含了对画中竹子与现实世界中竹子的不同境遇的对比,引出了下一句的感慨。
“也受京华半面尘”,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画中竹子命运的同情与反思。京华,指的是繁华的都市,这里象征着世俗的尘嚣与诱惑。诗人通过“半面尘”这一细节,表达了即使在画中,竹子也无法完全摆脱外界的影响,暗示了竹子虽在艺术中得以永恒,但在现实中却难以保持其高洁之质,最终不免受到世俗的玷污。整首诗借物抒情,通过对竹子命运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追和东坡
湖上有佳色,黄菊傲霜秋。
一尊相属,谈咏彼此得无愁。
何处鲈鱼初荐,错俎金齑点鲙,令我忆东州。
双鹭带斜日,飞下白蘋洲。晚风劲,吹残酒,袭破裘。
故人俱在,江左底事独淹留。
归去草堂侵夜,一点青荧灯火,得句可忘忧。
欲识无穷意,终日倚城楼。
听孙鍊师琴
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孙郎,电眸冰齿霜髯张。
洒埽书室焚古香,信手为吾调宫商。
琮琮琤琤泉落涧,嗈嗈喈喈鸿度汉。
从容整暇未肯忙,小俟吟猱观抑按。
急如快剑斫蛇分两截,琉璃瓶碎玉簪折。
似有鸾胶再补完,细视冰弦元不绝。
又如电走雹飞驱霹雳,老树百丈龙爪入。
得非獭髓灭瘢痕,依旧乌桐净如拭。
睥睨黠鼠伏狸奴,杀机一动与之俱。
鹰扬颇类师尚父,牧野秉钺行天诛。
临河而闻杀鸣犊,曳轮不往反乎覆。
许由不受尧天下,一瓢虽无吾亦足。
圣门此意传不传,耿耿精灵月在天。
孙郎何处得授受,长江秋霁印婵娟。
五音本无根舌齿,六律发挥凭手指。
音律之外求七情,万变悉从心上起。
孙郎胸次夫何如,贮储古今万卷馀。
孰谓七弦轸上之神圣,不本二尺檠边之功夫。
少年学琴欲学渠,勿但弹琴当读书。
《听孙鍊师琴》【宋·方回】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史。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枕流漱石今孙郎,电眸冰齿霜髯张。洒埽书室焚古香,信手为吾调宫商。琮琮琤琤泉落涧,嗈嗈喈喈鸿度汉。从容整暇未肯忙,小俟吟猱观抑按。急如快剑斫蛇分两截,琉璃瓶碎玉簪折。似有鸾胶再补完,细视冰弦元不绝。又如电走雹飞驱霹雳,老树百丈龙爪入。得非獭髓灭瘢痕,依旧乌桐净如拭。睥睨黠鼠伏狸奴,杀机一动与之俱。鹰扬颇类师尚父,牧野秉钺行天诛。临河而闻杀鸣犊,曳轮不往反乎覆。许由不受尧天下,一瓢虽无吾亦足。圣门此意传不传,耿耿精灵月在天。孙郎何处得授受,长江秋霁印婵娟。五音本无根舌齿,六律发挥凭手指。音律之外求七情,万变悉从心上起。孙郎胸次夫何如,贮储古今万卷馀。孰谓七弦轸上之神圣,不本二尺檠边之功夫。少年学琴欲学渠,勿但弹琴当读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767c67f550384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