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兴难尽,吟成诗不同。
钟鼓云边寺,应知有路通。
这首宋代诗人顾逢的《秋晚与许端甫山行》描绘了山行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游历感受。首句“山行多妙处”开门见山,点出山中行走充满奇妙的景致。接着,“妙在倚筇中”强调了步行山间,手杖(筇)作为支撑,更显悠然自得,增添了旅途的乐趣。
“到此兴难尽”表达了诗人游兴浓厚,意犹未尽,每一处风景都让他流连忘返。诗人通过“吟成诗不同”进一步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每一步都触发新的灵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诗句。
“松涛鸣绝壑”运用拟人手法,将松涛声比作山谷中的回响,生动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宁静。而“叶雨下晴空”则描绘了雨后清新景象,落叶如雨般洒落,为晴朗的天空增添了一抹诗意。
最后两句“钟鼓云边寺,应知有路通”,以远处寺庙的钟鼓声和缭绕的云雾作结,暗示着山行之路虽偏远,但仍有通向禅意与宁静的路径,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行的美景,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银汉昨横秋,不雨威余夏。
槐花举子忙,秋风各整驾。
我辈萧散人,孛辘热犹伯。
南皮文酒会,逭暑若望赦。
盈斛酿葡萄,堆盘果薯蔗。
篱落络纬鸣,秋娘及时嫁。
簪裾并山玉,槃敦联颜谢。
主人好客殷,地偏游兴藉。
图画壁纵横,名手连城价。
疏梧修竹间,怪石山可借。
水隔东西溪,居邻南北舍。
陈子篆隶古,笔不竞娅姹。
君才更横逸,明珠光照夜。
胡不去省闱,宜乎老叟讶。
父没不扶归,母老不侍旁。
积此万古恨,饥驱游他乡。
南风蒸六月,客子汴梁歇。
西风下太行,艰险磨瘦骨。
瘦骨不自恕,云飘海东去。
回忆北堂萱,意马索难驭。
君归步金銮,天颜为之欢。
愿一见吾母,言骥身平安。
家远知自爱,天寒知著裳。
勿为游子念,倚闾朝暮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