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开芡觜铁为须,斧斫沙磨旋付厨。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食 鸡 头 宋 /苏 辙 风 开 芡 觜 铁 为 须 ,斧 斫 沙 磨 旋 付 厨 。细 嚼 兼 收 上 池 水 ,徐 咽 还 成 沧 海 珠 。佳 客 满 堂 须 一 斗 ,闲 居 赖 我 近 平 湖 。多 年 不 到 会 灵 沼 ,气 味 宛 然 初 不 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佳客(jiā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很好,令人欢喜的客人。
客满(kè mǎn)的意思:客人满座,指客人多到座位都已经满了。
灵沼(líng zhǎo)的意思:形容文思敏捷,才思敏锐。
满堂(mǎn táng)的意思: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座无虚席,场面热闹繁荣。
磨旋(mó xuán)的意思:形容人做事拖拖拉拉,迟迟不决。
气味(qì wèi)的意思:指早起学习或工作,形容人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
上池(shàng chí)的意思:指能力或技艺高超,超越常人。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沧海珠(cāng hǎi zhū)的意思:比喻珍贵的东西在广阔的海洋中微不足道或难以找到。
上池水(shàng chí shuǐ)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或才干超过了所处环境的限制,形容人具有超凡的才华或能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食鸡头》,描绘了品尝鸡头(芡实)的过程和感受。首句“风开芡觜铁为须”,形象地写出鸡头成熟后外壳裂开,内含的硬实如铁丝般的种子,富有质感。次句“斧斫沙磨旋付厨”则描述了准备过程,仿佛鸡头需经过精心切割和研磨才能入厨。
“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两句,通过细腻的咀嚼动作和联想,将鸡头比喻为珍贵的珍珠,暗示其滋味甘美,仿佛连池水的精华也被融入其中。诗人强调,即使在宾客满堂的热闹场合,鸡头也是必备佳肴,而在宁静的闲居时光,靠近湖泊的便利更显得珍贵。
最后两句“多年不到会灵沼,气味宛然初不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多年未尝此味,但鸡头的香气和味道依然如初,没有丝毫改变。整首诗以鸡头为媒介,寓言人生的回味与感慨,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旧时月色,照旧时窗户,懒觅窗前旧笙谱。
任春长春短,花落花开,从未见、去去流光重度。
无端新梦觉,记得分明,梦里华年竟如故。
一样好凉秋,一样伤心,又一样、云和不鼓。
何必要、还丹驻红颜,但蝴蝶飞飞,总忘迟暮。
金缕曲四首·其一
一唱伤心曲。古今来、才原妨命,慧难修福。
见说玉楼词赋手,偶向软红托足。
回首处、山丘华屋。
目断湘江云万叠,泪斑斑,不到千竿竹。
歌楚些,放声哭。秦嘉逝矣悲徐淑。
不如它、寻常燕子,双飞双宿。
自是文章知己感,岂为天寒幽独。
愿长茂、女贞花木。
留得大家椽笔在,辑仙郎、遗稿联吟轴。
彤管吏,更须续。
声声慢·其一秋声仿竹山
远雁悲鸣,哀蝉暗咽,销魂齐作秋声。
画角城头,斜阳冷带鸦声。
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
长亭外,有粘天衰草,响送车声。
漫向门前问卜,但计程窗下,敲断钗声。
檐铁铮琮,小楼前后风声。
邻家又催刀尺,捣寒衣、一片砧声。
黄花瘦,捲帘人、微褪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