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二首·其二》
《春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隙地新锄一径通,野中手自植芳丛

生来不惯金谷,屋角花开也自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芳丛(fāng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芬芳扑鼻的景象。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中手(zhōng shǒu)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技术上具有一定水平或能力的人。

翻译
在空地上新翻的土地上开出一条小路,亲手在野外种植了一片花丛。
我生来就不习惯于游览繁华富贵之地,屋角的花朵独自盛开,也显得娇艳。
注释
隙地:空地。
新锄:新翻的土地。
径通:开出小路。
野中:野外。
手自:亲手。
植:种植。
芳丛:花丛。
惯:习惯。
金谷:富贵之地,这里可能暗指奢华的园林。
屋角:屋檐角落。
花开:花朵盛开。
自红:独自娇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春天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心打理与享受,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自得其乐的情怀。

"隙地新锄一径通" 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亲手修整荒废之地,使之成为一条小路,这里的“新锄”指的是刚刚翻耕的土地,体现了诗人的勤劳与对自然的亲近感。

"野中手自植芳丛" 这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的劳作情景,“手自植”强调了诗人亲自动手栽种花草,这里的“芳丛”指的是那些芬芳美丽的植物群落,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生来不惯游金谷"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不适应与淡然,"金谷"在这里象征着富贵与权势,而“不惯”则说明诗人从未习惯于那样的生活。

最后一句 "屋角花开也自红" 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尽管身处寂寥,但随着春天的到来,家园周围的花朵自然而然地盛放,这里的“屋角”指的是诗人的居所,而“花开也自红”则象征了生命力的自然绽放和美丽,不需要外界的点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西江月.十二首·其三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现。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

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0)

西江月.十二首·其一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寻常邪见及提携。

方便指归实际。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

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利。

(0)

三月二十四日闻莺

桃蹊李径有埃尘,寂寂青阴蔽四邻。

落月半窗幽梦断,隔窗芳树语莺新。

忽忘身是三年客,便觉楼瞻二室云。

佳境故人如一梦,懒将白发望馀春。

(0)

宿柳子观音寺

黄尘满道客衣穿,古寺荒凉暂息肩。

倦体收来便稳榻,汗颜濯去快寒泉。

野僧治饭挑蔬至,童子携茶对客煎。

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眠。

(0)

离富池望庐岳是日入夹口直达浔阳遂舍大江之险示同行

山秀江清三百里,与君三宿一扁舟。

饮残桑落溪云暮,卧冷桃笙楚雨秋。

舟隐长江逢夹口,眼明五老立云头。

几年泽国行将遍,归与亲朋说旧游。

(0)

雨歇二首·其一

雨歇山园竹引芽,老禅睡起日初斜。

今朝却忆香严老,解点沩山一碗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