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偶书》
《夏日偶书》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花节过又蒲觞,几为秾华伫夕阳

莺本无心客梦,燕如有意说人忙。

青山畔可茅为屋,白水中宜石作梁。

归去一尊五日,且无閒酒酹沉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花节(huā jié)的意思:指花朵盛开的时节,也比喻美好的时光。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客梦(kè mèng)的意思:指客人做梦,也可以表示心中的所愿望。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五日(w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五天。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意说(yì shuō)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中含有深意,通过间接或隐晦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鉴赏

这首明代石宝所作的《夏日偶书》,以夏日景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首联“看花节过又蒲觞,几为秾华伫夕阳”,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景象,花期已过,人们在夕阳下举杯畅饮,似乎在留恋那繁花似锦的盛景。这里的“蒲觞”指的是菖蒲酒,端午节时的传统饮品,与“看花”相呼应,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节日的临近。

颔联“莺本无心呼客梦,燕如有意说人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黄莺和燕子赋予情感,黄莺似乎在呼唤着客人的梦境,而燕子则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忙碌。这一联通过鸟儿的活动,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匆匆、人生忙碌的感慨。

颈联“青山畔可茅为屋,白水中宜石作梁”,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之间,可以建造简朴的茅屋,白水之上,适合架设坚固的石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尾联“归去一尊逢五日,且无闲酒酹沉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端午节(五日)归来时,能与亲朋好友共享美酒,祭奠屈原,寄托哀思。这一联既体现了节日的氛围,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人生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杂挽诗四首·其一

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

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

杖履空平日,幢幡想去尘。

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

(0)

次韵邦老见贶

高风畴昔在烟霞,末路芝兰属当家。

一句转身元的确,千条差路任纷华。

才疏意广虽难契,语款情真特见嘉。

只恐平明便分手,相看更待月西斜。

(0)

寄赵仰之

倾盖逢君亦偶然,埙篪今日似当年。

仙风宛是金华旧,诗句分明历水传。

故国江山聊徙倚,深灯歌笑屡迁延。

相思果许重相见,豫约严装报此缘。

(0)

晚起和韵

今日起差晚,持课几到午。

饥饱虽难医,荤酒且入务。

脱粟快一饭,白眼视寰宇。

固知等浮沉,要在极纤缕。

聒耳林鸠嘷,举头梁燕乳。

我亦尽轮回,何必高下数。

缅怀故山中,泉石漱深坞。

万壑响松风,千岩澄月露。

胡为不归去,乃与朱墨侣。

只记入门时,未有还家路。

我生讵应尔,炳炳莫我顾。

彼心岂易同,吾首莫易俯。

(0)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其四

平生三四友,一一人中英。

况逢不世主,唾手可太平。

参差十年间,契阔而死生。

相见复何语,但有泪如倾。

(0)

五峰岩·其二

玲珑数窦明相通,造化恍惚真难穷。

阳回三冬照暖日,阴纳九夏吹寒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