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钱选观鹅图即用其韵》
《题钱选观鹅图即用其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誓墓高风足多,独推书圣云何

行云流水神韵笔阵传来祗白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阵(bǐ zhèn)的意思:指文字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神韵(shén yùn)的意思:形容艺术作品或表演具有非凡的神奇韵味。

誓墓(shì mù)的意思:立下誓言,发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书圣(shū shèng)的意思:指能够读书、学习的圣人,形容人对书籍有很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足多(zú duō)的意思:足够多,数量充足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行动、动作或笔墨等流畅自然,如云飘行,水流动。

鉴赏

此诗《题钱选观鹅图即用其韵》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观鹅图”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首句“誓墓高风有足多”,以“誓墓”为引,表达了对先贤遗风的追思和敬仰,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这里的“高风”既指先贤的高尚品德,也暗含了对书法艺术中高雅气质的推崇。

次句“独推书圣却云何”,则直接点明了对书法艺术的尊崇,将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比作“书圣”,表达了对书法艺术大师的推崇和敬仰。同时,“却云何”一词,似乎在提出疑问,引人思考,增加了诗句的深度和韵味。

接下来的“行云流水参神韵”,进一步描绘了书法艺术的美妙之处。这里将书法作品的流畅与自然之美比作“行云流水”,生动地展现了书法艺术中的动态美和韵律感,同时也暗示了书法艺术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一句“笔阵传来祗白鹅”,巧妙地运用了“白鹅”这一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的形态,还通过“笔阵”这一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书法创作的过程和力量。同时,“祗”字的使用,增添了诗句的文雅之气,整体上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艺术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观鹅图”的描绘和赞美,不仅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崇敬,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掩卷

掩卷频秋望,无人共展眉。

残阳留古树,白鸟下寒池。

簪组心还倦,风骚志未衰。

登临一长叹,还失渭川期。

(0)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其一

堤草惹烟连野绿,岸花经雨压枝红。

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旆风。

(0)

思耕亭

莘郊投耒兴,六百奠殷祀。

南阳辍耰出,汉业偾还起。

圣贤忧世心,秋月照寒水。

彼哉植杖徒,长往见何庳。

我读逸民传,初讶子陵志。

赤符燄方张,注想资共理。

掉头归深山,缪洗巢父耳。

六经凛刀尺,云乎不斯畏。

反覆史氏词,陵去良有以。

维人验进德,必于师友试。

历试犹夫人,成就安能伟。

挽士亦既来,舍王宁得已。

汉道汝不衡,先生可轻议。

钓台千万篇,未有惬予意。

赋诗题思耕,聊与发斯义。

(0)

次韵李通甫赋中秋

秋容满苕溪,天籁生菌阁。

幽怀对萧辰,意味更冲泊。

招朋倾一盛,相与慰牢落。

抵掌谈世事,亦可资一噱。

须臾白玉盘,高挂青绡幕。

赏心与景会,喜极悲还作。

渺然望西南,慨想旧猿鹤。

岂无首丘情,归去事耕凿。

奈何朝廷上,聚铁方铸错。

弃置勿复道,洗盏更深酌。

我老倦吟诗,无悰纪行乐。

故人诗筒来,晨檐有鸣鹊。

(0)

次韵王深道寄题其弟敏道菊山

黄花有鉴能品人,俗士往往遭眼白。

独怜寂寞陶长官,到死同盟不相释。

至今采采东篱诗,千载晶光犹陆离。

獶人妙质久无记,羞对纷纷女曹儿。

子今风尘走异县,故山举头不可见。

奈何友此隐逸花,三嗅幽香意中恋。

我闻瀛堧足隑州,梦生八翼飞秋秋。

不须苦觅菊山句,晚节相期拂衣去。

(0)

瑞安县咏怀

一经逢圣世,衔诏下神州。

才陋惭无补,官卑得自由。

刑威存抚字,赋役敢诛求。

何日乘公暇,溪山策骑游。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