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巧妙地融合了两则典故,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智慧。"旧事微参柱下史",引用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柱下史"特指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在周朝的官职,此处暗喻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历史智慧。"微参"则暗示了深入探究、细致理解之意,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深刻领悟。
"雄谭大发枕中书","雄谭"形容言辞豪放、议论雄辩,"大发"则有大肆发挥之意。"枕中书"源自《搜神记》中的故事,传说东汉名士郭璞有一本秘籍藏于枕中,书中记载着各种奇闻异事和隐秘知识。此句意为通过大胆的谈论和发挥,揭示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和秘密。
整联以对仗的形式,将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生活智慧巧妙结合,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蕴含了对知识探索和智慧运用的倡导。俞樾作为清代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文学造诣,使得这副集字联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富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入丹霞与九译禅友夜话
耳边闻有丹霞山,如闻说食不得餐。
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閒。
违时失候乃一出,力羸筋怯惭衰顽。
丹梯似天不可及,十步一息穷跻攀。
攀藤直上最高处,俯视万山如米聚。
山僧怪我来何迟,相逢道新不道故。
初来但觉此山高,岂知更有高高步。
请师暂洗脚板泥,上床默坐消尘虑。
明朝日出天宇清,突出孤峰待师住。
送林四入楚
先生两脚如转磨,行走日多少眠坐。
昨暮东来晓西去,路指祝融峰顶过。
祝融峰顶日高高,野客山中犹爝火。
先生大笑行出门,八尺龙驹鸣駊騀。
谩从去日计归期,看我蒲团穿几个。
旁人借问客为谁,答道今日此翁前日我。
寻梅歌
野水断桥下山路,东风自来僧自去。
四望无人不知处,笑倚寒皋问枯树。
枯树欲枯枯不能,化作前溪一段冰。
相逢无语秘香色,骨格神仙心老僧。
老僧踏花如踏雪,老僧见花如见月。
此时欲辩两忘言,仰首高天搔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