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烧 金 曲 唐 /于 濆 天 寿 畏 不 永 ,烧 金 希 长 年 。积 土 培 枯 根 ,自 谓 松 柏 坚 。南 陌 试 腰 褭 ,西 楼 歌 婵 娟 。岂 知 蔓 草 中 ,日 日 开 夜 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永(bù yǒng)的意思:不永指时间不长久,暗示事物的存在、状态或情况不会长久持续。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枯根(kū gēn)的意思:指事物没有根基或基础,容易衰败或垮掉。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烧金(shāo jīn)的意思:指浪费金钱或财富。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天寿(tiān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或者天命。
腰袅(yāo niǎo)的意思:形容腰肢细长柔软或姿态优美的样子。
- 翻译
- 担心寿命不长久,炼金寻求长生不老。
堆土加固已枯萎的树根,自以为能像松柏一样坚韧。
在南边的路上试舞姿轻盈,西楼上传来歌声婉转。
哪里知道在蔓草丛中,夜夜有泉水悄悄开放。
- 注释
- 天寿:指人的自然寿命。
畏不永:害怕不长久。
烧金:古代迷信,指通过炼丹以求长生。
希长年:希望延长寿命。
积土:堆积土壤。
培:培育,加固。
枯根:枯萎的树根,比喻生命力弱。
松柏坚:比喻坚定不移或长寿。
南陌:南方的道路,泛指游乐之地。
腰袅:形容女子腰肢轻盈美好。
西楼:泛指歌宴之所。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此处可能比喻不起眼之处。
中:中间,之中。
日日:每天。
开夜泉:夜晚有泉水涌出,可能象征生命力或希望不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濆的《烧金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永恒追求的深刻感慨。
"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主题:天赋的寿命是有限且令人敬畏的,因此诗人希望通过烧金来获得长生,这里的“烧金”可能是指古人追求长生的方术之一,反映出诗人对永恒生命的渴望。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这两句则是通过积累泥土、滋养枯竭之根来比喻自己像松柏一般坚韧不拔。松柏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坚持,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像这些植物一样,经历风霜而依然屹立。
"南陌试腰袅,西楼歌婵娟" 这两句通过描写南郊的细腰驼(一种供人骑乘的动物)和西楼上的歌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这里的“试”和“歌”都是动作,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享受和赞叹。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最后两句则是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出发,指出即使在不起眼的野草之中,每天都有泉水涌流。这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一种象征,也可以看作诗人对平凡事物中蕴含着不为人知价值的发现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对长生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好的一种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曾舜征令长洲有古循吏声实而台抨当调作此送之
伊余窜草莽,忽忽末景驰。
闾井有公言,贤令将解龟。
忠恕佩家训,三省日孜孜。
云何贝锦繁,致此投杼疑。
圆魄丽中霄,纤云来翳之。
回光或不瞩,真体乃无亏。
膏雨乘春布,沮洳称不宜。
宁为流潦故,悔此天泽施。
即墨非吾恨,中牟竟而师。
追愆内逾密,委运外自夷。
但使素丝存,宁受墨子悲。
勿以黄绶屈,遽咏陶生辞。
泰二苟朋亡,知当未遐遗。
赠子幽谷兰,一佩三纫之。
清芬幸无故,行当被条飔。
张芝罘孝廉来请大司马公志铭成一诗送之因订后约
汉有张释之,贤声腾九棘。
长公乃不然,一官即成掷。
清朝视三釜,永昼耽六籍。
长者多造请,公子敬爱客。
高义薄云天,谁能不披怿。
今晨孝廉船,系我祗园侧。
布帽笼悴姿,欲请复摧抑。
天子所赐茔,先公将就穸。
片言借华衮,千秋垂金石。
搦管辞不惭,终篇泪潜拭。
庶几王生语,少酬廷尉德。
挂剑倘有时,共饱东湖色。
泛广心池穿散花峡之东泠桥
残潦足沧浪,沆漭亦蹄涔。
况此鱼鸟地,俯仰见宏深。
刺榜故有余,扬帆稍不任。
曲几列殽觞,岚翠时见侵。
宛转娱晖渡,彷徨嘉树林。
飞瀑当面来,势若泻千寻。
回潨敛东峡,高岸吐阴森。
轻飙散红萼,沾者酒自斟。
虽复拘方士,那能不披襟。
敬美弟杜门信州移文乞休赋此寄之·其二
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
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
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
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