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教二子》
《教二子》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一脉真源不孤,亦知混迹迷途

机圆翻信巧成拙,墨守终期智破愚。

几辨义田二范,别寻文?附三苏

相仍仰止瞻依地,留与诸孙画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二范(èr fà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有才华的第二人。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混迹(hùn jì)的意思:指在某个环境中以不正当的手段或方式混入其中,追求个人利益。

迷途(mí tú)的意思:迷失道路,走错方向。

墨守(mò shǒu)的意思:指固执地坚守某种观念、传统、方法等,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的事物。

三苏(sān sū)的意思:指三位苏姓的文学家,即苏轼、苏洵和苏辙,合称为“三苏”。也用来形容文学家或学者的集合。

守终(shǒu zhōng)的意思:坚守本职工作,不辜负责任。

相仍(xiāng réng)的意思:相互投射、互相反映

仰止(yǎng zhǐ)的意思:仰望并向上仰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

义田(yì tián)的意思:义田是指自愿将自己的田地捐献给公益事业或者为了帮助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利益。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瞻依(zhān yī)的意思:仰慕、依赖

真源(zhēn yuán)的意思:真正的根源或起因。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鉴赏

这首诗《教二子》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教育子女的智慧与深远意义。

首句“一脉真源世不孤”,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根源是普遍而永恒的真理,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接着,“亦知混迹未迷途”一句,以“混迹”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与挑战,指出即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也应保持清醒,不迷失方向。

“机圆翻信巧成拙,墨守终期智破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灵活应变与固守原则之间的辩证关系。机缘巧合时,过于依赖技巧反而可能变得笨拙;而一味墨守成规,则可能导致智慧被愚昧所取代。这两句强调了教育中培养孩子灵活思考、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几辨义田随二范,别寻文?附三苏”则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说明了教育的传承与影响。这里提到的“二范”和“三苏”分别指宋代的范仲淹和苏轼家族,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通过这些例子,诗人强调了学习传统知识、继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自己的道路,不仅仅是追随前人的足迹。

最后,“相仍仰止瞻依地,留与诸孙作画图”表达了对后人教育的期待与愿景。诗人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先辈的智慧与美德,将教育的成果作为一幅美丽的画卷,世代相传,永续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方法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勖子

丝毫不可假,微渐最宜防。

毋友弗如已,为学但有常。

慰亲端品行,华国籍文章。

我意言难尽,夜时心自商。

(0)

读梅村集·其一

生性多情句自工,置身天宝乱离中。

杜陵诗句兰成赋,悱恻缠绵一例同。

(0)

许仙屏中丞于正月二十二日殁于奉新原籍,作此志哀

生无遗议殁无疵,潞国勋名世共知。

一瓣心香文正幕,千秋手泽信陵祠。

爱才元老根天性,载德苍生听口碑。

天许劳臣考终命,青山故里锦旋时。

(0)

四月三日自泾皋宾馆旅里途中口占二首·其二

绿树阴阴覆客程,清和天气畅游行。

多情最是堤边柳,解折轻腰学送迎。

(0)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其三

清光今夜十分满,谁道扬州只二分。

多少往来名利客,笙歌忍向月中闻。

(0)

杜工部墓

丧乱丁中叶,艰危萃一身。

天令操史笔,世乃重诗人。

云气环嵩少,河流吼孟津。

墓门三尺碣,终古见精神。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