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登 李 明 府 北 楼 唐 /刘 长 卿 九 日 登 高 望 ,苍 苍 远 树 低 。人 烟 湖 草 里 ,山 翠 县 楼 西 。霜 降 鸿 声 切 ,秋 深 客 思 迷 。无 劳 白 衣 酒 ,陶 令 自 相 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鸿声(hó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宏大、洪亮,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霜降(shuāng jiàng)的意思: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进一步深入,天气渐冷,霜冻开始出现。在成语中,霜降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最后阶段。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无劳(wú láo)的意思:指不需要劳动、付出辛苦就能达到目的或得到好处。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白衣酒(bái yī jiǔ)的意思:指以白色衣服为标志的仪式,通常是指庆祝或宴会。
- 注释
-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苍苍:形容树木或天空颜色深沉。
人烟:人家炊烟。
县楼:古代行政区划的行政楼。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鸿声:大雁的叫声。
客思:旅人的思乡之情。
白衣:古人常以白衣指代友人。
陶令:陶渊明,字淵明,曾为彭泽令,后隐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名。
- 翻译
- 重阳节我登高远望,远处的树木显得低矮苍茫。
在湖光草色中,人们居住的地方和山峦翠色中的县楼在西边相映。
随着霜降,大雁的叫声凄厉,秋天已深,游子的思绪更加迷茫。
无需劳烦友人备酒,就让陶渊明那样的隐士陪伴我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高处眺望景象。"苍苍远树低"表达了从高处看去,远处的树木似乎矮小,这种视觉效果增添了一份淡远之感。"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人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湖草之间,而山色与县城的建筑相互辉映,展示了秋天山清水秀的美景。
"霜降鸿声切"中,"霜降"暗示了深秋的到来,而"鸿声切"则形象地描绘了寒风中的鸟鸣之声,显得格外凄凉。"秋深客思迷"透露出诗人在秋天的深处,对远方家园或是旧友的思念之情愈发浓厚。
最后两句"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中,“白衣”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常服,而“陶令”则是东坡先生苏轼的尊称,这里用以比喻诗人自己。"自相携"表现了诗人对友情或个人志趣的珍视,即使无需外界的宴饮,独自一人也能品味到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登高望远时所体验到的孤寂与思念,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