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山 庵 宋 /王 谌 遥 山 一 望 青 如 染 ,到 得 山 边 却 不 青 。松 径 有 风 常 自 扫 ,岩 扉 入 夜 不 曾 扃 。烧 残 柏 子 重 添 火 ,沽 得 村 醪 旋 倒 瓶 。却 羡 山 僧 无 一 事 ,日 长 帘 下 自 翻 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子(bǎi zǐ)的意思:指柏树,比喻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村醪(cūn láo)的意思:形容酿酒技术简陋,酒质劣等。
到得(dào de)的意思:能够到达、能够做到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添火(tiān huǒ)的意思:指在已经燃烧的火焰上再添一把柴,使火势更旺,比喻进一步推动事物的发展或加剧某种情势。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遥山一望青如染,到得山边却不青”两句,从远处看去山峦苍翠,但走近一看,却发现并非想象中的绿意盎然。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隐喻了事物往往难以触及其真相。
“松径有风常自扫,岩扉入夜不曾扃”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自在自为的一种赞美。松树在风的吹拂下仿佛自己清扫着小路,而山洞之门即便入夜也不必关上,这些都是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描绘。
“烧残柏子重添火,沽得村醪旋倒瓶”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简单而安逸的生活。烧着柏子的火焰需要不断地添加燃料,而从村里买回的酒水也随手倾倒进瓶中,这些都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温馨描绘。
最后,“却羡山僧无一事,日长帘下自翻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僧人的那种无为而治、心如止水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山中的僧侣没有世俗的一切纷扰,他们的日子在佛经的翻阅中慢慢延伸,这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是诗人所羡慕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山中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伤唐衢二首·其二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
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
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
惟有唐衢见,知我平生志。
一读兴叹嗟,再吟垂涕泗。
因和三十韵,手题远缄寄。
致吾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此人无复见,此诗犹可贵。
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
不知何处葬,欲问先歔欷。
终去哭坟前,还君一掬泪。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