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飞一涧雨,涛落万株松。
《灵隐寺》全文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邵锡荣的《灵隐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寺景象。首句“灵鹫何年寺”以灵鹫山的传说起笔,唤起人们对古寺悠久历史的想象。接下来的“莲花湿翠重”通过湿润的莲花和浓密的翠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环境,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禅意。
“泉飞一涧雨,涛落万株松”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泉水比喻为飞溅的涧雨,涛声则形容如松涛落下,展现了山间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动态美,同时也暗合了佛教中的空灵意境。
“妙法禅中悟,高僧月下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者能够领悟佛法的奥妙,而高僧的出现则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月夜下相遇,更显禅修者的超然与禅境的深远。
最后,“石桥归去路,又听隔林钟”以归途中的石桥和远处传来的钟声作结,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也暗示了佛教修行的循环往复和生活的淡泊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隐寺的自然风光和禅修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佛学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脸波横,眉黛锁,欲近又抛亸。
澡罢兰香,斜日渐西过。
分明屏曲搪风,簟纹织水,怨好梦、晚蝉催破。
玉钗堕。起来重整鸦云,芳意忒疏惰。
不点银釭,默倚画阑坐。
试看荷叶凉边,豆花多处,笑同数、几星萤火。
祝英台近
寺东西,湖里外,风叶舞青盖。
小舫疏帘,箫管两头载。
悄看袜印凌波,衣香浣雪,似瑶殿、谪来尘界。
最无赖。笑伊弄水搴芳,菱角罥罗带。
花卸云鬟,随意一枝戴。
归来银汉初斜,金尊重洗,浑不道、夜凉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