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分韵得元字》
《上巳分韵得元字》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红亭莺润蝶偏反,寒剪青鞋草不暄。

鹦姆睡浓三月枕,社公两歇半桃村。

柳绵蚕市晴丝袅,车壁油花菜陇温。

翠羃华林知罢幸,禁烟疏树蔽含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蚕市(cán shì)的意思:指商贾云集的繁忙市场

含元(hán y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思想、学识、品德等都很高尚。

红亭(hóng tíng)的意思:红亭指的是红色的亭子,比喻美丽的景色。

花菜(huā c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丽,内里空虚或无用。

华林(huá lín)的意思:指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禁烟(jìn yān)的意思:禁止吸烟。

柳绵(liǔ mián)的意思:形容柳树枝条柔软而细长,也用来形容文笔柔美。

晴丝(qíng sī)的意思:指晴朗的天空中的细丝状云彩。

青鞋(qīng xié)的意思:指青年时期的爱情或婚姻。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社公(shè gō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会礼仪。

油花(yóu huā)的意思:指油在热锅中迅速滚动的样子,比喻事物迅速发展或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首联“红亭莺润蝶偏反,寒剪青鞋草不暄”,以红亭、莺润、蝶反、青鞋、草不暄等元素,营造出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红亭映衬着莺的湿润,蝴蝶似乎在特定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活跃,而青鞋踏在尚未完全回暖的草地上,却并未感到寒冷,展现出春天特有的温暖与活力。

颔联“鹦姆睡浓三月枕,社公两歇半桃村”,通过鹦鹉的慵懒、三月的枕头、社公(土地神)的短暂休息以及半桃村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鹦鹉在温暖的环境中沉睡,仿佛是在享受春天的宁静;社公的休息则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节奏。

颈联“柳绵蚕市晴丝袅,车壁油花菜陇温”,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其他元素。柳絮随风飘扬,如同蚕市上的轻盈之物,晴空下的细丝袅袅升起,增添了几分诗意。车壁上的油花与菜田的温暖,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色彩与质感,也体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

尾联“翠羃华林知罢幸,禁烟疏树蔽含元”,以“翠羃”(绿色的覆盖物)形容华美的树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叹。禁烟疏树的景象,既是对春天清新空气的描述,也是对自然秩序的尊重与敬畏。整个画面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春日的宁静、生机与和谐,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画卷。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渔父词

水是侬乡舟是家,白蘋风外钓丝斜。

樵青自作沧浪调,惊起双凫出浪花。

(0)

送前太守徐二丈之京

出守名邦两任间,退居田里二毛颁。

更之官去非为老,乞得身归便是闲。

兰棹又辞湖畔宅,蒲轮渐远寺前山。

汉庭肯遂中公志,冠带应教致仕还。

(0)

题熊大使梦萱诗卷

官舍思亲久,庭喧入梦频。

长随花里蝶,绕遍砌前春。

开落虽成幻,栽培自感神。

芳馨忽吹散,不觉一沾巾。

(0)

九日怀沈大本

茱萸红映绛纱囊,旧俗犹传费长房。

身健喜逢高处饮,老来不觉醉时狂。

已拚乌帽迎风落,任取黄花插鬓香。

眼底故人惟沈约,每逢佳节入他乡。

(0)

柳枝词五首·其二

垂似缀旒笼似盖,远如轻雾淡如烟。

陶家旧日应堪羡,一任春阴蔽县前。

(0)

重九前二日题城南书舍壁

潇潇风雨暗山房,篱下谁能共一觞。

独有黄花知节近,殷勤留客过重阳。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