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题杜日章册九首(其二)广韬室》。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与高雅的艺术品味。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执契静三边,阴符秘莫宣”开篇,运用了古代军事术语“执契”和“阴符”,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智者在边疆稳定局势,同时又隐秘地运用策略的情景。这里的“三边”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三个边疆地区,“阴符”则象征着隐蔽的战略或计谋。通过这两句话,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了智者在复杂局势下运筹帷幄的智慧。
接下来的“君能参活句,尽属圯桥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活句”指的是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圯桥”则是典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讲述的是汉初名臣张良在圯桥上受到老人赠书的故事,象征着智慧的传承与获得。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如果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生动的语言,那么其中蕴含的智慧就如同张良从圯桥得到的那本兵书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智者形象的刻画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智慧、策略与传承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董其昌作为文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西陵留别
□忧去国三千里,遥指江南一道云。
忝官引
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
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
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
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
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
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
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
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
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
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
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
请取冤者辞,为吾忝官引。
冤辞何者苦,万邑馀灰烬。
冤辞何者悲,生人尽锋刃。
冤辞何者甚,力役遇劳困。
冤辞何者深,孤弱亦哀恨。
无谋救冤者,禄位安可近。
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
此言非所戒,此言敢贻训。
实欲辞无能,归耕守吾分。
《忝官引》【唐·元结】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请取冤者辞,为吾忝官引。冤辞何者苦,万邑馀灰烬。冤辞何者悲,生人尽锋刃。冤辞何者甚,力役遇劳困。冤辞何者深,孤弱亦哀恨。无谋救冤者,禄位安可近。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此言非所戒,此言敢贻训。实欲辞无能,归耕守吾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767c6e30dcc33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