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六》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六》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病馀憔悴拊空尊,子细思量意却昏。

便觉阳和枯槁不须方士幽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方士(fā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智、有学问的人。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幽魂(yōu hún)的意思:指死者的灵魂在世间徘徊。

子细(zǐ xì)的意思:细节、琐碎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六)》。诗中描绘了诗人病后身心俱疲,面对空樽酒,思绪混乱的情景。然而,在深思熟虑之后,诗人感到体内阳气复苏,生机勃勃,不再需要借助方士之力寻求超脱或慰藉。

首句“病馀憔悴拊空尊”,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病愈后的虚弱状态,手中握着空酒杯,暗示了他内心的空虚与疲惫。接着,“子细思量意却昏”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思绪的混沌,即使在深思熟虑之时,也难以清晰地思考。

转折点出现在“便觉阳和振枯槁”一句,诗人突然感到体内蕴藏的阳气开始发挥作用,使他从病态中恢复过来,生命重新焕发活力。这种内在的变化,让诗人意识到,真正的疗愈来自于自身的内在力量,而非外界的干预或超自然的力量。

最后一句“不须方士致幽魂”,强调了诗人对自我治愈的信念。他认为,无需依赖方士的神秘力量或寻求超自然的慰藉,通过内心的反思与调和,就能达到精神上的平静与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内心力量的信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从病痛中觉醒,寻找到生命内在力量的过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吾身·其一

东西南北人,寂寞住岩涧。

年衰鬓凝霜,客久衣绝襻。

何须念粱肉,且复饱藜苋。

犹患有吾身,身死即无患。

(0)

古松歌

山中草木知何数,独爱庵西古松树。

千岁老鹤巢其巅,根有茯苓心不蠹。

秋来是物皆摇落,此君劲色还如故。

尝间无用乃全生,却恐身为材所误。

最好无过是樗散,一生不入良工眼。

(0)

山蔬

山蔬有真味,肉食者不知。

老我于空林,自爱园中葵。

种莳举有法,采撷初无时。

置之折脚铛,燎以枯松枝。

芼之以姜桂,是乃性所宜。

嗜此已成癖,自觉甘如饴。

既足果吾腹,何用五鼎为。

众欲不干虑,出处常委蛇。

笑傲泉石间,万象皆吾诗。

我已自忘我,人知我为谁。

(0)

集奉川道中

一路盘云远,连朝策瘦筇。

神祠依古木,佛屋占奇峰。

立石分田界,疏泉作涧舂。

因思似乡土,归意忽然浓。

(0)

宿海上正觉寺

霜满啼猿石,风回落雁洲。

半生为远客,此夕欠同流。

白月无穷意,沧波不尽秋。

倚阑吟未足,长啸上峰头。

(0)

残夜清坐

壶更犹未彻,起坐看萤流。

夜气清如水,禅心淡似秋。

月沉西岭树,钟动上方楼。

可有昏冥者,知吾所得优。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