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读刘得仁贾岛集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两位都是诗人,但他们也显得有些迂腐。
山峰众多还在,何必执着于一个名次呢。
诗句犹如荷花,无人再能赠送华丽的衣袍。
想象他们在地下,依然保持着与众不同的风格。
- 注释
- 二公:指两位诗人。
俱:都。
作者:诗人。
其奈:无奈,此处表示讽刺。
亦:也。
迂儒:迂腐的读书人。
诸峰:众多山峰。
在:存在。
何将:何必去追求。
一第:一个等级或名次。
句还:句子仍然。
如:像。
菡萏:荷花。
谁复:还有谁会。
赠襜褕:赠送华丽的衣袍(古代官服的一种)。
想得:想象。
重泉:九泉之下,指死亡。
依前:依旧。
与众殊:与众不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读刘得仁集·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文学成就的赞美和自己追随古人的愿望。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这两句指的是刘得仁与另一位诗人共同创作,或是他独自写作,而这作品既具有奈何之深邃,又有儒雅的风范,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浓厚情感和高超造诣。
"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诗人通过山峰的存在,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是在询问为何要去寻找别的目标或方向,而不直接赞美眼前的壮丽景象。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学之高的敬仰。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 这里的“句”指的是文学作品,“菡萏”则是一种花卉,这里用来形容文字优美,如同鲜花一般绽放。诗人自问,又有谁能像古人那样赋予文章以生动的生命力?
"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声,他在想象中追溯到那些伟大文学的源头,即“重泉之下”,并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众不同,有着独立的价值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献的崇敬,以及他自己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平庸创作的心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