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歌·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古刻(gǔ kè)的意思:古代刻字的木板或石头。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书传(shū chuán)的意思:指通过书本传播知识、学问。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志书(zhì shū)的意思:指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的书籍。
米南宫(mǐ nán g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谦虚、恭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场景。"听松庵里双古松",诗人首先点出地点在一个名为听松庵的地方,这里有两棵历史悠久的老松树,它们的存在给人一种沉稳和岁月的沧桑感。"松下石床苍藓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石床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显示出长久的闲置和自然的侵蚀。
"洗却苔痕看古刻",诗人走近石床,想要清理掉苔藓以探寻其下的古老刻痕,这可能是一些历史遗迹或文字,暗示着庵里的文化积淀。"志书传是米南宫",这里的"米南宫"指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此处可能是指庵中留有米芾的手迹,增添了诗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听松庵中的古松、石床以及可能的历史痕迹,展现了惠山地区的古朴风貌和文化气息,体现了邵宝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与探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