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
”
)
白山(bái sh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洁白如玉的山。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超越(chāo yuè)的意思:超过、超出、胜过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帝命(dì mìng)的意思: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也可指上天的旨意。
告身(gào shēn)的意思:指官员或文人向上级或长辈呈报自己的身份、履历、经历等,以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观文(guān wén)的意思:观察文献,学习知识
绛阙(jiàng quē)的意思:指宫殿高大壮丽的样子。
径寸(jìng cùn)的意思:形容非常短小,微不足道。
京城(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北京,中国的首都。
苦语(kǔ yǔ)的意思:指言辞尖刻、刻薄、尖酸刻薄的话语。
历块(lì kuài)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临分(lín fēn)的意思:指临近分别、离别的时刻。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名字(míng zì)的意思:指人的姓名,也可以指事物的名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少(sān shǎo)的意思:三少是一个描述人物的成语,指的是年轻、聪明、有才华的人。
山主(shān zhǔ)的意思:指山的主人,比喻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占有统治地位的人。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四子(sì zǐ)的意思:指四个儿子,也泛指子孙后代。
脱兔(tuō tù)的意思:指兔子跑得非常快,形容速度极快。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下笔(xià bǐ)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动笔的动作,也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的开始。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英发(yīng fā)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能力。
余事(yú shì)的意思:未了的事情,尚未完成的工作或事务
照夜(zhào yè)的意思:夜晚照明,形容亮度极高。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忠公(zhōng gō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公正无私的人。
周郎(zhōu láng)的意思:比喻聪明、机智的年轻人。
字书(zì shū)的意思:指字典或者字典类书籍。
子书(zǐ shū)的意思:指孩子的读物、儿童文学。也用来比喻初级的教科书或简单的读物。
长白山(cháng bái shān)的意思:指高大而雄伟的山峰,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或事物的规模宏大。
千里骨(qiān lǐ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坚硬,能够承受千里跋涉的艰辛。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篇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欧阳推官赴任华州监酒时的依依不舍和美好祝愿。
首句“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直接点出了被送别者的身份及其家庭背景。这里的“文忠公”指的是欧阳修,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苏轼的前辈。欧阳修之所以被尊称为“文忠公”,不仅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更因其清廉正直的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描绘了一个优美的画面,其中“仲也珠径寸”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珍贵与精致,而“照夜光如月”则展现了这种珍贵之物发出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明月,既洁净又宁静。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一句颂扬了欧阳推官的文学才华,形容其下笔如同狩猎,迅捷而准确。这里的“脱兔”和“落鹘”都是比喻,用来强调诗人创作上的敏捷与技艺。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则进一步赞美欧阳推官不仅文学上有所建树,在品鉴音乐和参与政治讨论时也同样表现出色。这里的“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以其聪明多谋著称。
以下几句“文章乃馀事,学道探玄窟。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则转向了对欧阳推官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赞扬。“文章”在这里不仅是文学创作,更代表了一种修养与学问,“学道探玄窟”表明作者对于深奥哲理的探索和追求。最后两句则预示了即便是死亡,也能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主宰,名字被永恒记载。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这几句话语带哀伤,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清颍河畔,白鸥相随,是一种美好而又难以长久的景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这里所指的“三少年”是欧阳推官及其同行,他们都拥有远大的志向和非凡的才华。诗人对此感到欣慰,因为他们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气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鼓励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一往无前,不被世俗的困顿所阻。
最后,“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诗人在送别时刻,对欧阳推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并希望这份心意能像古代的竹简一样,被永久地记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谊,更展现了对友人才华和品格的高度评价。苏轼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和深刻比喻,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志向及精神追求的一种集体心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