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心境的寄托。"重峦俯渭水"一句,以宏伟的山峦为背景,渭水则是指山下的河流,这里用“俯”字生动地表现出山势之雄伟及水流之潺潺。紧接着,“碧嶂插遥天”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翠绿如玉,直插云霄的壮观。
"出红扶岭日"和"入翠贮岩烟"两句,则转向光影变化的描写。太阳似乎从红色的山峦中升起,又在青翠的岩石间落下,光线与山色相互渗透,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接下来,“叠松朝若夜”和“复岫阙疑全”两句,通过重叠的松声和回旋的山峦形状,传达了一种连绵不断、无始无终的意境。这里的“疑全”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奥秘的深深感悟。
最后,“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景色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仿佛所有的忧愁都随风而去,不需要再寻觅传说中的仙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赞美自然之美的哲思。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善于运用对比和渲染,山峦与水流、红日与翠烟、松声与岩形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通过“碧”、“翠”等色彩词汇,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语言上则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这是一首极具中国山水诗特色的佳作,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连日欣晴卜暮霞,晨曦闪闪舞群鸦。
时丰都市人多醉,节近重阳菊有花。
万事悠然山正好,三杯可以我何加。
自怜犹有童心在,爱把茱萸系绛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