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持戒(chí jiè)的意思:持守戒律,遵守规范,守身自律。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挂碍(guà ài)的意思:指阻碍、妨碍。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戒律(jiè lǜ)的意思:戒律指戒备、约束、警惕的法则和规定。在生活中,戒律常常用来指代一种自我约束或规范行为的原则。
廓周(kuò zhōu)的意思:指周围广阔、辽阔无垠。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神识(shén shí)的意思:指人的意识、感知力极为敏锐、精明。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周法(zhōu fǎ)的意思:周密的计划和方法。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注释
- 神识:指人的精神意识或者心灵状态。
无挂碍:没有世俗的束缚或忧虑。
廓周法界:形容广阔无垠的宇宙法则范围。
等虚空:与虚空一样广大。
不假:不必借助或依赖。
坐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静坐冥想。
持戒律:遵守戒律。
超然解脱: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的状态。
岂劳功:哪里还需要刻意去努力。
- 翻译
- 如果精神意识能无所牵挂
就像宇宙法界般广大无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体现了佛家禅宗的思想。开篇两句“神识苟能无挂碍,廓周法界等虚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心灵自由自在的境界。在这里,“神识”指的是心灵的觉醒和理解,“无挂碍”则意味着没有任何牵挂。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达到这种状态,能廓清(遍布)周围的一切法界,即宇宙万物,而“等虚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广大和深远,无所不包,如同虚空一般。
第三句“不假坐禅持戒律,”表明诗人认为在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不需要通过形式上的修行(如坐禅)或遵循佛教的戒律(即规则和戒条),就能获得解脱。这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接见性、不依赖文字和仪式的特点。
最后一句“超然解脱岂劳功。”则是说在达到这种心灵自由的状态后,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解脱,不需要通过辛勤的修行(即“劳功”)去追求。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中“不思善、不思恶,只管打坐”的直接见性理念的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心灵自在的境界,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秋十四夜同诸子携觞登一览亭玩月作
秋高桂华满,夜静兰膏歇。
素影流长空,寒光浸天阙。
孤城白露下,万户凉飙发。
置酒临高台,长歌对佳节。
忆别蓬莱宫,回首三千劫。
蹉跎落风尘,荏苒见华发。
举杯属嫦娥,乞我长生诀。
乘云朝太清,飞步还紫闼。
自按霓裳操,重翻羽衣阕。
愧彼尘世人,徘徊望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