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陆 山 人 画 水 唐 /方 干 毫 末 用 功 成 一 水 ,水 源 山 脉 固 难 寻 。逡 巡 便 可 见 波 浪 ,咫 尺 不 能 知 浅 深 。但 有 片 云 生 海 口 ,终 无 明 月 在 潭 心 。我 来 拟 学 磻 溪 叟 ,白 首 钓 璜 非 陆 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钓璜(diào huáng)的意思:比喻用诡计或手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海口(hǎi kǒu)的意思:指人说话时故意不把话说完整,让人猜测其意思。
毫末(háo mò)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陆沈(lù shěn)的意思:指陆地和河流交接处,形容地势平坦、水陆交通方便。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末用(mò yòng)的意思:指没有用处、没有价值。
拟学(nǐ xué)的意思:模仿学习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浅深(qiǎn shēn)的意思:形容程度浅或深。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山脉(shān mài)的意思:指高大连绵的山峰,比喻庞大的事物或连续不断的事物。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用功(yòng gōng)的意思: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注释
- 毫末:极小的开始或努力。
用功:付出努力。
一水:一条河流。
水源:河流的起源。
山脉:山与山相连形成的地形。
固难寻:本来就难以找到。
逡巡:不久,很快。
波浪:水面上起伏的动态。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不能知:无法了解。
浅深:河水的深浅。
片云:一小块云彩。
生海口:在海边生成。
终无:永远不会。
明月:明亮的月亮。
潭心:深潭的中心。
我来:我来到这里。
拟学:打算学习,模仿。
磻溪叟:磻溪老翁,指姜太公,寓意智者或等待时机的人。
白首:满头白发,比喻年老。
钓璜:垂钓,比喻等待机会。
非陆沈:不是沉沦,表示不放弃、不沉寂。
- 翻译
- 细微功夫汇聚成河,源头和山脉却难以寻找。
不久就能见到波浪起伏,但近在咫尺也猜不透它的深浅。
即便有云朵在海边生成,潭水中却永远不会映出明亮的月影。
我来此打算效仿磻溪老翁,即使满头白发也不放弃垂钓等待机会,而非沉沦不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在自然中观察和学习水的动态,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追求艺术高境界的愿望。开篇“毫末用功成一水”展现了画家的精细入微,将最细小的线条塑造成流动的水形,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把握和技艺上的精湛。“水源山脉固难寻”,则是说水的源头在崎岖的山脉中,往往不易找到,这既可以理解为画家追求创作灵感的难度,也象征着艺术探索的艰辛。
接着,“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写出观察水的表面容易,但要真正领悟其深浅则需更多智慧和洞察力。这两句既描绘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也隐喻了艺术创作中对内涵深度的追求。
“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在这里,“片云”象征着画家灵感的闪现,而“明月”则代表了完美与纯净。诗人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对比,显示出自己对于艺术至善至美的追求。
最后,“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中,“磻溪叟”是指唐代画家吴道子,他以描绘水势著称。诗人表达了自己要学习这种高超技艺,并且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达到高度,还能像吴道子的作品一样,流传后世而不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一位画家对于自己技艺不断精进和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坚定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