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萧 散 宋 /曹 彦 约 风 日 倚 馀 勇 ,扶 春 不 自 由 。在 家 曾 半 面 ,随 我 到 他 州 。絮 后 酴 醾 约 ,莺 前 杜 宇 愁 。新 来 无 吏 责 ,萧 散 更 何 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面(bàn miàn)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只显示出一部分,而隐藏了真实的想法或情感。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散更(sàn gēng)的意思:指散步、漫步,尤指在晚间散步。
酴醾(tú mí)的意思:形容美酒香醇。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新来(xīn lái)的意思:指新近来到某个地方或加入某个集体的人。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 注释
- 风日:晴朗的天气。
倚:依靠。
馀勇:剩余的力量。
扶:扶持。
不自由:不由自主。
在家:在家里。
半面:只见过一面。
他州:别的地方。
絮后:柳絮之后。
酴醾:一种花。
约:约定。
莺前:黄莺之前。
杜宇:杜鹃鸟。
愁:忧愁。
新来:最近。
吏责:官府的责罚。
萧散:闲散。
何求:还需要什么。
- 翻译
- 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凭借剩余的力量,不由自主地扶持着春天前行。
在家里时,我们曾经只见过一面,如今我带着它来到了别的地方。
在柳絮纷飞之后,酴醾花儿相约绽放,黄莺之前,杜鹃鸟却带来了忧愁。
最近没有官府的责罚,我过着闲散的生活,还有什么更多需求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萧散》,表达了作者在春风和煦、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感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风日倚馀勇”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仿佛余力尚存,充满活力;“扶春不自由”则写出诗人顺应自然,享受春光的洒脱。
接下来,“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回忆起在家时与春天的亲密接触,春天仿佛跟随诗人迁徙至新的地方,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句中“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通过“酴醾”和“杜宇”的意象,寓言了春天的繁花和杜鹃鸟的啼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最后两句“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诗人感叹自己摆脱了官场的烦扰,得以过上闲适、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意·其六
中天起双阙,浮云出两宫。
驰道挺其间,甲第罗西东。
胡姬正当垆,邀客过新丰。
朱唇含绿酒,纤爪扣青铜。
堕髻似无意,绍绕一何工。
眄睐正愁人,流纨动春风。
双双羽林郎,翩翩五色骢。
挟瑟上高楼,调丝方未终。
六十一年春斋戒书
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
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
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
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消。
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
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
长养春容盛,宽严君德调。
倦勤应不免,对越愧明昭。
每见村农野老不识不知天然自得孝弟发于至性朴诚不事文辞故美其实而取先进之意赋七言一律
昼夜徬徨利禄间,奚如鄙里野人閒。
诗书不解穷通事,名姓无闻士宦班。
孔颜乐处箪瓢在,孝弟真情稚子关。
可笑文章少实据,空将浮伪玷青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