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人不能强,愿弃寸梃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木(bái mù)的意思:指木材的颜色白而无纹理,比喻人的品质朴实无华,没有才华或能力。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吹动(chuī dòng)的意思:吹动指的是用口或气流使物体摇动或移动。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夫容(fū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容貌、相貌。
荆枝(jīng zhī)的意思:指坚硬、刺人的话语或行为。
容衣(róng yī)的意思:指适合、合身的衣服。
三苏(sān sū)的意思:指三位苏姓的文学家,即苏轼、苏洵和苏辙,合称为“三苏”。也用来形容文学家或学者的集合。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适宜(shì yí)的意思:合适、适合
食息(shí xī)的意思:指吃饱喝足,满足生活需要。
泰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英俊潇洒。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无适(wú shì)的意思:没有适合的,没有合适的
雅步(yǎ bù)的意思:指行走时姿态端庄、步伐轻盈、优雅动人。
应事(yìng shì)的意思:应对事务,处理事情。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答编修师见示诗二章(其二)》。诗人以宇宙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在声名上的悲叹与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首句“食息宇宙中,濩落将告谁?”诗人自问,在浩瀚的宇宙中生活,面对困境,向谁诉说心中的苦楚。接着,“胡我伧不才,亦于声名悲。”诗人感叹自己的平凡与不才,即使在名声上也感到悲哀。这种自我贬低与哀叹,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困心有坚埆,应事无适宜。”诗人描述自己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应对事物时的无力感,表现了在复杂社会中寻求适应之道的艰难。接下来,“安得白木镵,尽斸烟荆枝。”诗人渴望有一把白木斧,清除掉阻碍自己前进的烟雾与荆棘,表达了对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
“三苏如天骝,雅步古所希。”这里以“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的才华与成就作比,赞美他们如同天马般卓越,他们的步伐是古代所罕见的。这既是对前人的敬仰,也是对自己未能达到如此高度的自省。
“制人不能强,愿弃寸梃持。”诗人表示自己无法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行动,表达了对社会规则与个人意志之间冲突的思考。他希望放弃手中的小棍棒,意味着愿意放下对抗,寻求和谐共处。
“独立泰华高,绕足万象卑。”诗人想象自己站在巍峨的泰山之巅,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渺小。这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上的对比,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超越,象征着从宏观视角审视世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宽广。
“似有解愠风,吹动夫容衣。”最后,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能化解烦恼的和煦之风,它吹拂着人们的衣裳,带来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美好描绘,也是对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理解与支持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岁暮答张常侍
长蛇惊赴壑,逸骑渴奔泉。
岁月亦如是,吾生复何言。
容鬓久已衰,矧兹忧虑繁。
俯仰念今昔,其能免厥愆。
老马犹伏枥,鸟倦尚归山。
我来东海上,十载不知还。
竟如庭下柏,受此蔓草缠。
枝叶日已固,何有挺出年。
人生无定在,形迹凭化迁。
请弃悠悠谈,有酒且陶然。
适耕堂为吴琴汪寿甫扁而赋之
萌坑岭下吴琴村,中有汪氏居其源。
威烈遗风千载间,积善好礼枝叶蕃。
衣冠济楚信行惇,筑室亢燥依山根。
适耕大篆楣扁存,挂经扶耒穷朝昏。
以适为乐遗子孙,浮云富贵安足论。
荒烟衰草金谷园,云关雾谷截来辕,烟蓑雨笠远市喧。
肯堂有子班篪埙,山川瑞气藏浑沦。
文光五采朝吐吞,月明清夜啼黄猿。
不羡变化南溟鲲,不贪爵禄何负恩。
春兰秋菊芬幽轩,客至谈笑开清尊。
任彼轻薄手覆翻,退处宁学羝触籓。
女及笄嫁男已婚,俯仰无愧乾与坤。
醉眠老腹摩朝暾,至乐百世垂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