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独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
首句“閒歌白雪几句”,诗人以“閒”字开篇,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他独自吟唱着高洁的“白雪”之歌,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象征着他内心的纯净与高雅。这里的“白雪”既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雪景,也可寓意为高洁的品德或纯洁的情感。
次句“静读南华半篇”,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静静地阅读《南华经》(即庄子的著作),这是一种深入思考、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南华经》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阅读,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接下来的“无人绕树数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在山林之中,诗人独自一人,周围没有喧嚣与干扰,只有树木环绕。他绕树行走,或是思考,或是沉思,这种孤独并非寂寞,而是心灵深处的自由与独立。
最后一句“有时欹枕孤眠”,则将画面推向了夜晚,诗人躺在枕边,或许是在思考,或许是在休息。这里的“孤眠”并不意味着孤独,而是强调了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诗人通过这样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他在自然与哲学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绕池游.唐圭璋自蜀寄题双树居词,依韵酬之
渺繁华梦,回首蛮荒投老。春渐暮、伤心花事了。
云乡水国,只有相依鱼鸟。吟壶天小。到门峰绕。
水仙琴操。聊学孙登长啸。黄龙事。惆怅鱼鸿杳。
题门烟晓。飞到阳春高调。千里明月,屋梁落照。
醉翁操
神仙。飘然。乘鸾。去人间。千年。惟馀白云常漫漫。
洞中仙鹤蹁跹。呼白猿。洞口种芝田。
不与人世人往还。后来苯伯,希冀升天。
偶游石室,偷得丹经数篇。食肉芝兮腥膻。
饮玉浆兮枯干。终年丹灶边。开炉空化烟。
仰首望云端。杳无仙者飞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