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全文
- 翻译
- 登高远望,美景无比,却遗憾未能尽兴游玩。
山间的雾气在雨后显得格外高洁,湖水的光芒映照着秋天的碧空。
稀疏的炊烟从茶灶升起,竹制的小屋灯光微冷,显得静谧幽深。
如何才能暂时倚靠栏杆,让这清冷的景色洗去旅途中的忧愁呢?
- 注释
- 登临:登山或登楼。
传胜绝:极美的景色。
怅息:遗憾叹息。
游:游览。
山气:山间的雾气。
凌霁:雨后放晴。
湖光:湖面的光芒。
秋:秋天。
烟疏:炊烟稀疏。
茶灶:煮茶的炉灶。
迥:遥远。
灯冷:灯光微弱。
竹房:竹制小屋。
聊凭:姑且倚靠。
萧然:清冷的样子。
客愁:旅途中的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山水之胜景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未竟游兴、怅然若失的情怀。开篇“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表明诗人对美好风光的向往与遗憾。
接着,“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写出了山峦高耸、云雾缭绕,与湖水清澈、映照着秋天特有的碧绿色彩,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象。这里通过山与湖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诗人随后笔触转向人物生活,“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则是对洪州慈济寺内景的细腻刻画。这里的“烟疏”、“灯冷”营造出一种清寂、宁静的氛围,而“竹房幽”更添几分隐逸之感。
最后,“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找到片刻心灵的平静,即使是短暂的,也足以洗净旅途中的烦恼和忧愁。这里的“安得”流露出一种渴望,“聊凭槛”则是对心灵慰藉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山水自然景观与寺庙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诗人借助对美好风光的描述,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其三
家有园池乐寿康,君恩广大寿无疆。
玉龙自是神仙骨,紫殿容依日月光。
不织不蚕时赐帛,无功无过岁支粮。
老臣得此知惭愧,家有园池乐寿康。
送仲时弟
江关千里隔山川,有弟能来慰眼前。
方喜雁行随处乐,可堪蟾影别时圆。
暑行勿亟宜强饭,湍激多惊莫问船。
归到家山相劳苦,团栾恰是菊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