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间色(jiàn sè)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差别或细微变化。
青紫(qīng zǐ)的意思:形容颜色青绿或深紫色。
异端(yì duān)的意思:
◎ 异端 yìduān
(1) [strange omen]∶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2) [heterodoxy;heresy]∶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折胶(zhé jiāo)的意思:指被人欺负、压迫,不能反抗或还手。
- 注释
- 青紫:古代官服颜色,代表高位,这里比喻地位或权力。
异端:指与众不同或被视为异常的事物。
同傲:形容坚韧不屈的态度。
折胶寒:形容极寒,胶都会冻裂,比喻极端恶劣的环境。
间色:此处指与众不同的、非主流的颜色。
方节:正直的原则或标准。
圆竹:象征众多的人或事物。
斩万竿:比喻大量削减或去除。
- 翻译
- 青紫的地位从来不是因为特殊,要看它能否在严寒中与傲骨同坚韧。
如果轻易地忽视了不同寻常的颜色,想要保持公正,那么无数圆竹都应当被砍伐以示惩戒。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紫竹(其二)》,作者是宋代的周必大。诗中以青紫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批判。首句“青紫从来岂异端”暗示了紫色竹子(古代官服常用青紫色彩,象征地位)并不因其颜色而改变其本质,暗指真正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内在。次句“要看同傲折胶寒”进一步强调,只有在严酷环境中仍能保持傲骨的人,才值得尊敬。
后两句“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则寓意深刻,如果轻易因为表面的不同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那么那些看似普通但实则坚韧有节的“圆竹”(可能暗指人品正直者),就应该被重视,即使需要“斩万竿”也要选拔出来。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选拔人才、重视内在德行的主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婺州通判徐殿丞
疾湍怒蛟龙,不畏东风逆。
沄沄奔长淮,千里在咫尺。
辞梁始及晨,过宋尚未夕。
南州岂难到,何处淹行迹。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
宿造毡庐开,行逢猎骑合。
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
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
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乃知日月光,照必蛮夷匝。
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