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麟(其二)》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诗中以“光山产麟光烛天”开篇,描绘出麒麟降生时的祥瑞之象,仿佛光芒照亮了天空,预示着非凡的降临。接着,“无心住世去飘然”一句,表达了麒麟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似乎它并不眷恋尘世,而是选择飘然离去,追求更为高远的精神境界。
“鲁叟若逢应不哭”,这里借用了孔子(鲁叟)的故事,传说孔子曾因麒麟的出现而悲痛,因为麒麟被视为圣兽,它的出现象征着盛世的到来,但同时也意味着即将逝去的旧时代。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不比哀公十四年”则进一步强调了麒麟出现的意义超越了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它象征的是更广泛、更深远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句话暗示,尽管历史上哀公十四年的事件具有重要性,但麒麟的出现所代表的意义更为深远,它触及的是人类文明的深层次价值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麒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探讨了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宋·苏轼】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4467c66a6a8c3c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