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冈若异态,共是此溪水。
苔锢荒碑断,芦封古桥圮。
度津入古垣,曲巷仅容履。
翠筱(cuì xiǎo)的意思:形容竹子翠绿而娇小。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恍然(huǎng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醒悟。
糠秕(kāng bǐ)的意思:指不重要、不值得一提的事物或人。
缭乱(liáo l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无序。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坡公(pō gōng)的意思:指人们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互不妥协的状态。
乞米(qǐ mǐ)的意思:指乞求米粮,形容贫困困顿。
清泚(qīng cǐ)的意思:形容水清而浅。
曲巷(qǔ xiàng)的意思:狭窄的小巷子。
入市(rù shì)的意思:指进入市场或参与商业活动。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水合(shuǐ hé)的意思:指水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的化学反应。
台笠(tái lì)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品德非常高尚,超过常人。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这首清代胡学汪的《思州行为镇远袁功懋赋》描绘了诗人寒山行径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首句“寒山翼径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路蜿蜒而来的景象,如同鸟翼轻盈地掠过。接下来的诗句“环径绕清泚”则描绘了小径环绕清澈溪流的宁静画面。
诗人通过“越冈若异态,共是此溪水”表达了山岗形态各异,但都因溪水而显得统一和谐。野桃盛开,“野桃缭乱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而“翠筱密于芑”则描绘了竹林的繁茂。
“苔锢荒碑断,芦封古桥圮”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古老遗迹被苔藓覆盖,桥梁已毁,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接下来的诗句“垝垣三四见,萧萧一城峙”描绘了零星的残垣断壁和孤独的城市矗立,透露出一种衰败与寂寥。
“两水合汀际,孤舟向沙舣”描绘了江水交汇处,一只小船停靠在沙滩上,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诗人深入古垣,穿行在狭窄的巷弄中,“喧寂虽各殊,台笠尽入市”反映了城乡间的不同生活气息。
然而,尽管物质条件贫瘠,“纵怀乞米书,施之得糠秕”表达了对袁功懋的同情,他的施舍即使微薄,也体现了人情的温暖。最后,诗人感慨“坡公煮肉法,于此无可使”,暗指此处环境不适合享受丰盛的生活,而“烦襟郁愁滋,恍然望溪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溪水的向往,结尾以“明月牛渚情,适有袁夫子”收束,借明月和袁夫子的形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致,融入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池上鱼相乐,林间鸟不惊。
雨馀荷气湿,风动水纹生。
俗客心犹爽,高人兴自清。
何时作邻里,卜宅剪榛荆。